上消化道出血怎样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及治疗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一般急救措施如体位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根据情况选择补液及输血;采取药物、内镜、介入、手术等止血措施;针对病因治疗,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等的不同处理;同时需关注老年、儿童、妊娠期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如老年患者需谨慎补液输血等,儿童患者严格计算补液输血量等,妊娠期患者兼顾母胎安全选择治疗方法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体位与监测:患者应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动态观察呕血与黑便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机能减退,生命体征变化可能较为隐匿,需更频繁细致监测;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率、血压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对病情产生较大影响。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有效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补液、输血等治疗的实施。对于儿童患者,静脉通道的选择需根据年龄、血管情况谨慎进行,确保液体能够顺利输入。
二、补充血容量
1.补液选择:先输入平衡盐溶液或葡萄糖盐水,紧急情况下可输用生理盐水。大量出血时需快速输血,纠正休克。对于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发急性肺水肿;儿童患者则需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量,防止出现循环负荷过重。
2.输血指征: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考虑输血,积极补充足够血容量是纠正休克、避免重要脏器缺血损伤的关键。
三、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抑酸剂: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凝血功能发挥,有利于止血。其通过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创造有利于止血的胃内环境。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能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情况。
2.内镜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进行内镜下止血夹止血、热凝止血等操作。内镜止血具有针对性强、止血效果确切的优点,但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进行,对于儿童患者或不配合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操作风险。
3.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可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且药物、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介入手段建立肝内的门体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目的。但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把握。
4.手术治疗:经积极内科治疗仍大量出血不止危及生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胃溃疡穿孔出血、胃癌出血等情况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后谨慎决策。
四、病因治疗
1.消化性溃疡:需积极根除幽门螺杆菌(如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同时继续抑酸等治疗促进溃疡愈合。对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疗效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密切观察疗效。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针对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对于乙肝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需进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同时需注意预防再出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等。
3.胃癌:明确诊断后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涉及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补液输血时需密切关注心功能,防止输液过多过快引发心衰;药物选择需考虑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止血治疗需权衡各治疗方法的风险与收益。
2.儿童患者: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在补液输血时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补液量和输血量;药物止血需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器官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内镜等有创操作需充分评估儿童的耐受性和风险。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的安全。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如优先选择非药物的内镜止血等方法(需在充分评估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