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症状
高血糖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还有非典型症状如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不同人群高血糖症状有特点,儿童起病急且可能有精神萎靡等表现,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妊娠期女性有反复外阴瘙痒等表现;高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神经、眼部、肾脏、足部等方面的疾病,所以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高血糖很重要。
多饮:血糖升高会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渴感,从而表现为多饮。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会不断饮水来补充。研究表明,约70%-8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饮症状。
多食:血糖不能被正常摄取和利用,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会促使患者产生饥饿感,进而表现为多食。以2型糖尿病为例,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使得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被利用,即使进食后血糖仍高,身体仍感觉饥饿,可能进食量较往常明显增加。
多尿:血糖过高,超过了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一般来说,血糖越高,尿量越多。例如,血糖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需要排尿,且尿液量较大。
体重减轻: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而依靠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供能,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即使患者食欲正常或增加,但因为能量代谢紊乱,仍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体重减轻较为常见,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时多有明显体重减轻表现。
非典型症状
皮肤瘙痒:高血糖状态下,皮肤组织内葡萄糖含量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会阴部等部位的顽固性瘙痒,且不易缓解。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因皮肤瘙痒去就诊,经检查发现血糖升高。
视物模糊: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房水和晶体渗透压,导致晶体屈光度改变,引起视物模糊。例如,短期内血糖快速升高或降低时,患者可能会感觉看东西不清楚,经过血糖调整后,视力可能会有所恢复,但长期高血糖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致盲。
四肢麻木、刺痛: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出现四肢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这种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例如,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感觉手脚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有麻木、刺痛的感觉,影响日常生活。
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影响血管的功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使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有小的擦伤或割伤,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愈合,甚至容易引发感染。
不同人群高血糖症状的特点
儿童
儿童高血糖多与1型糖尿病相关,起病较急。除了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外,可能还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异常表现,如突然出现的频繁口渴、多尿、食量明显增加但体重不增反降等情况。例如,有的儿童可能原本活泼好动,但突然变得不爱活动,总是想喝水、排尿,此时要高度警惕高血糖的可能。
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高血糖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如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表现,如短暂的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而不一定突出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另外,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时,肾糖阈升高,血糖升高但尿糖不一定增多,多尿症状可能不明显,需要通过血糖检测来明确诊断。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女性可能会出现反复外阴瘙痒、真菌性阴道炎等表现,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同时,还可能出现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情况。与非妊娠期相比,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健康影响更大,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后果。
高血糖相关的健康风险
高血糖如果长期控制不佳,会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例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在神经系统方面,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在眼部,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在肾脏,会引发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在足部,可引起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甚至可能需要截肢。因此,及时发现高血糖症状并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