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和甲减的区别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的临床综合征,病因有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表现为代谢亢进、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异常,实验室检查TSH降低、甲状腺激素升高等,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手术等,大部分可治愈但部分复发;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等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病因有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等,表现为代谢减低、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异常,实验室检查TSH升高、甲状腺激素降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合理治疗可维持正常生活质量,儿童甲减早期规范治疗预后好,延误则有严重后果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甲亢: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甲状腺自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病因包括Graves病等,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
2.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病因有自身免疫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临床表现
1.甲亢
代谢亢进表现:患者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因为甲状腺激素增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消耗能量增加。
神经系统表现: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烦躁易怒等,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心动过速等,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甲亢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加速后又迟缓等;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
2.甲减
代谢减低表现:患者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等,甲状腺激素减少,代谢率降低。
神经系统表现:反应迟钝、抑郁等,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等,甲状腺激素不足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不同年龄人群甲减表现也有特点,儿童甲减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老年甲减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便秘等消化系统表现以及行动迟缓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指标
甲亢: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升高。例如在Graves病患者中,TSH降低,FT3、FT4升高是常见的实验室表现。
甲减:血清TSH升高,TT4、TT3、FT4、FT3降低。原发性甲减时TSH首先升高,随后甲状腺激素降低;中枢性甲减时TSH可正常或降低,甲状腺激素降低。
2.自身抗体检查
甲亢:Graves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等自身抗体阳性,这有助于Graves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可检测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阳性,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TPOAb常呈高滴度阳性。
四、治疗
1.甲亢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等,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可能不同,儿童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但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放射性碘可能影响甲状腺发育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等情况。
2.甲减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需要终身服药。不同年龄患者起始剂量和调整剂量有所不同,儿童甲减患者需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老年甲减患者在起始治疗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避免诱发心血管疾病等。
五、预后
1.甲亢: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复发。如果是Graves病,约50%-70%的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但复发率较高。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可能有差异,儿童甲亢患者如果早期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老年甲亢患者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2.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通常需要终身替代治疗,经过合理治疗,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后,一般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但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儿童甲减患者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可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