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来源:民福康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发病机制涉及造血干细胞受损、免疫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实验室检查见全血细胞减少等;诊断依据1987年标准;治疗包括支持、免疫抑制、促造血及移植;预后凶险,综合治疗后改善,合适移植者预后相对较好。

一、定义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二、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受损:多种因素可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例如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药物(如氯霉素等)、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等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能力下降。

2.免疫异常: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的异常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可攻击造血干细胞,抑制其造血功能。例如,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干扰素-γ等,干扰正常造血。

3.造血微环境异常:骨髓的造血微环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等,当造血微环境受到破坏时,也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骨髓基质细胞受损,进而影响造血。

三、临床表现

1.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减少导致携氧能力下降所致。贫血的发生与红细胞生成减少密切相关,因造血干细胞受损,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红细胞生成数量大幅减少。

2.出血: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鼻腔、牙龈易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是参与止血过程的重要成分,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止血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3.感染:患者易发生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如肺炎)、泌尿系统等,表现为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症状。感染的发生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其数量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呈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多低于0.01,且绝对值明显减少。

2.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比例增高。多部位骨髓穿刺显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3.骨髓活检:可见骨髓脂肪化,造血组织减少,造血细胞与脂肪细胞的比例降低。

五、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修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Ⅰ型)的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有严重感染和(或)出血。

2.血常规: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需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L;

血小板绝对值<20×10/L。

3.骨髓象:

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骨髓小粒空虚。

六、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对于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L)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减少感染的机会。例如将患者安置在层流病房中,保持病房内清洁、无菌环境。

对症治疗:针对贫血,可输注红细胞,以纠正贫血症状,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针对出血,可输注血小板等血液成分,预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针对感染,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2.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适用于年龄较大、无合适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ALG或ATG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减轻免疫异常对造血干细胞的攻击。

环孢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恢复。

3.促造血治疗

雄激素: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同时也有直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造血生长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可促进粒细胞、红细胞等的增殖分化,有助于改善血常规指标。

4.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龄较轻、有合适供者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能治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通过移植正常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七、预后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凶险,未经治疗的患者预后极差,多数在数月内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免疫抑制治疗、促造血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后,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仍有一定的死亡率。而经过合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如果移植成功,预后相对较好,有可能长期生存并治愈疾病。不同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例如年轻患者、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成功的概率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了解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于青年人群、老年人群,多数可以治愈。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可能是由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所致。 1.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失血等。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体积减小。 2.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红细胞生成异常,可能出现大红细胞贫血。 3.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过早破裂。骨髓造血增加,但外周血红细胞减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能够治好的。 根据病情发病急缓不同,可分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大多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雄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可获得缓解,预后相对较好,存活率较高,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非常严重,通常需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结肠炎的症状表现
江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结肠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腹泻、腹痛和痉挛、黏液或血便、乏力等。 1.腹泻 炎症导致结肠黏膜分泌增加,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引起频繁的水样或稀释的大便。 2.腹痛和痉挛 由于炎症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肠道蠕动异常,患者会出现左下腹或全腹的疼痛,可能伴有痉挛感。 3.黏液或血便 炎症可导致黏膜损伤,黏液分泌增多,
中医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将针对不同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凉血解毒为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健脾补肾为主,给予辨证保护。急性期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慢性期以健脾、补精为主,或是健脾补肾,补益精气养血。
得了再障可以治愈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再障即再生障碍性贫血,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能治愈,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对于症状较轻、病情处于早期的患者,治愈率相对较高。这些患者通常可以通过输血等支持疗法以及可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来恢复造血功能。对于病情严重或发展为慢性的患者,治愈率相对较低。这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以缓解症状并尽量延
宝宝白细胞低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白细胞低可能由感染、药物、免疫系统问题、骨髓问题等原因引起。 1.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 2.药物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影响白细胞的生成。 3.免疫系统问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等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 4.骨髓问题 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再生障碍性
大姨妈流血多怎么回事
黄翠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姨妈是指月经。月经流血多,可能是子宫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紊乱、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子宫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使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也会造成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月经过多。 2.内分泌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比如黄体萎缩不全时,经期会
贫血会得白血病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不一定会得白血病,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标准,其原因多样,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贫血类型多为良性,经过积极治疗多可治愈。而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起病急、进展迅速,以出血和感染为首发表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该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血细胞生成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药物因素、化学物质与毒物、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
血小板宽度低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宽度低意味着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于正常范围。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血小板体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它反映了血小板的均一性。当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降低时,通常意味着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大小比较均一,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降低可能与细菌感染、血小板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的区别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首先再障和白血病都是血液病的一种,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上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等贫血的症状,都会有感染,还有不同程度的一些出血的症状,但本质上却是不同的。再障是骨髓再生增生的一种低下,骨髓的干细胞和造血的环境微环境的异常引起来的,是T细胞功能亢进引起来的一种全血细胞的减少,是造血系统的一个良性的疾病,但是临床治愈率还是比较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江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生存率能到好百分之七十左右,患者可选择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都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诊断比较及时,治疗规范有同胞全相合共体感染又少,不存在感染或脏器功能衰竭人,效果可以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段明辉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非常复杂,如果是先天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大多数病人最终需要做骨髓移植。后天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病人有其它的病因,对于病因的治疗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病因,是后天获得性的免疫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要按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做治疗。重型再障,通常年轻的病人,建议病人考虑异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强化的免疫抑制治疗。
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应如何治疗?
刘晓微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若是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上面,首先赶紧去医院明确诊断。若是明确诊断为该种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般用的比较多的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孩子在用药过程当中,家属要每天按时的给孩子服用,而且要遵照医生的嘱托减停药物。
哪些症状要高度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
刘晓微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个典型特点,即孩子会有贫血现象,而贫血比较早的症状就是会有头晕乏力、困倦,严重者还会出现有昏迷;还有孩子会出现面色苍白比较明显,伴随着反反复复的发烧,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比较差,还会出现有贫血以及出血的现象。所以若是有上述症状,需要高度警惕。
血常规可以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刘晓微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通过给孩子检测血常规,不能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也可以提示是否存在着障碍性贫血。因此,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该种疾病。若是血常规出现三系降低,白细胞严重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此时可能存在着再生障碍性贫血,建议去医院做骨髓穿刺术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