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糖方法
糖尿病的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饮食控制要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餐次、选低升糖指数食物;运动治疗要选合适方式、时间,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有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磺脲类等)和注射降糖药(胰岛素);血糖监测要定频率和方法;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糖尿病患者各有注意要点。
1.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一般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例如,成年男性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5-30千卡热量,成年女性轻体力劳动者约需20-25千卡热量,肥胖患者需适当减少热量摄入。
2.合理分配餐次:定时定量进餐,可分为三餐或五餐,保持血糖稳定。例如,早餐占全天总热量的25%-30%,午餐占30%-35%,晚餐占30%-35%,加餐可占5%-10%。
3.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可使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较慢,有助于控制血糖。常见的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大部分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豆类等。例如,燕麦的升糖指数约为55,而精制白米的升糖指数约为83,选择燕麦作为主食比精制白米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运动治疗
1.运动方式选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例如,50岁的患者,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应维持在(220-50)×60%=102次/分钟至(220-50)×70%=119次/分钟之间。
2.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同时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例如,早餐后1.5-2小时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运动。
3.注意事项: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运动后应进行放松活动。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前应咨询医生,评估运动风险。例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物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从而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磺脲类:如格列本脲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2.注射降糖药物
胰岛素: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急性并发症、严重慢性并发症等情况。胰岛素有多种类型,如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和使用方案。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血糖监测
1.监测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血糖监测频率。例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每天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每周监测2-3天空腹血糖和2-3次餐后血糖。
2.监测方法: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血糖仪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患者可自行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定期到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糖化血红蛋白的理想目标值应小于7%。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需严格按照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和均衡性,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安全性,避免过度运动影响生长发育。例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方式,如跳绳、踢毽子等,但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某些降糖药物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血糖监测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心律失常、脑梗死等。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控制在7-9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12mmol/L左右,但要以避免低血糖为前提。
3.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先考虑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若血糖控制不佳再考虑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时要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母婴安全。例如,妊娠糖尿病患者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50-100克左右,可分为3-4餐进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