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高血糖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和非典型症状如皮肤瘙痒、视力模糊、四肢麻木刺痛等,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高血糖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需保证营养与精确调整胰岛素,孕妇要严格控糖且多选胰岛素,老年人要防低血糖、选合适药物、适度运动监测血糖。
多饮:高血糖时,血糖浓度升高,肾脏在过滤血液时需要排出过多的葡萄糖,这个过程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身体缺水,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患者频繁饮水。例如,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高血糖状态下多饮是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患者会明显感觉比平时口渴,饮水量增加。
多食: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从而产生饥饿感,导致食欲亢进,进食量增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时,尽管摄入较多食物,但体重可能并不会增加甚至会减轻,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
多尿: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导致尿糖排出增多,进而带走大量水分,使尿量增多。例如,患者可能会发现夜间起床排尿的次数明显增加,尿量也比往常多。
体重减轻: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身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长期如此就会导致体重下降。尤其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起病时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体重减轻较为突出。
非典型症状:
皮肤瘙痒:高血糖会使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升高,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引起皮肤感染,导致皮肤瘙痒。比如,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外阴瘙痒,且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时,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导致视力模糊。这种情况在血糖波动较大时更为明显,经过血糖控制后,视力可能会有所改善,但如果长期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视力。
四肢麻木、刺痛: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出现四肢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多见于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等症状。
高血糖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一般来说,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减少精制糖和甜食的摄入;蛋白质可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例如,对于体重正常、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控制在150-200克左右,蛋白质60-80克左右,脂肪50-70克左右。同时,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高血糖患者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例如,对于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每周进行3-5次,每次慢跑30分钟左右;对于老年人或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散步是较好的选择,每天散步3-4次,每次15-20分钟。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常见的有二甲双胍,它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输出,从而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还有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需要注意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另外还有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慢性并发症、手术前后、妊娠期等情况下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种类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和使用方案。
特殊人群高血糖注意事项
儿童高血糖:儿童高血糖多为1型糖尿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保证营养供应。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血糖情况精确调整,避免出现低血糖或胰岛素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对家长和儿童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高血糖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血糖监测等。
孕妇高血糖:孕妇高血糖即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早产等不良后果。饮食控制是基础,要在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的前提下控制血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胰岛素是妊娠期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一般选择胰岛素治疗,并且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孕妇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高血糖:老年人高血糖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低血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加强血糖监测,因为老年人的血糖波动可能较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