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如何做康复训练
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分急性期、恢复期、日常生活动作及认知功能训练等,急性期有良肢位摆放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恢复期包括坐位、站立、步行训练,日常生活动作有穿衣、进食、洗漱训练,若有认知障碍进行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康复是长期过程,需个性化方案且专业指导,关注心理。
一、急性期康复训练
1.良肢位摆放: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良肢位摆放是基础。对于仰卧位,应头垫软枕,不要有过伸、过屈和侧屈,患肩用软枕垫起,保持前伸位,患侧上肢伸展、稍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髋垫起防止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防止外旋,膝关节稍屈曲。对于患侧卧位,是最有利于健侧呼吸和患侧血液循环的体位,应头用枕头舒适支撑,躯干略后仰,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侧上肢伸展放于前面的枕头上,患侧髋、膝关节屈曲,健侧下肢自然屈曲放在前面的枕头上。对于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约90°,患侧下肢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枕头上,避免患侧肢体受压。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异,良肢位摆放需确保舒适且正确维持肢体功能位,有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病情。
2.关节活动度训练: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关节进行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旋转等活动,每个方向活动5-10次,每天3-4次。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骨骼、关节等发育尚未成熟,关节活动度训练要轻柔,避免造成损伤;老年患者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较差,训练时速度要慢,幅度要逐渐增加。有骨折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根据病情调整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强度和范围。
二、恢复期康复训练
1.坐位训练:
床边坐位训练:患者先从卧位逐步过渡到半卧位,然后再坐于床边,一般从3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至90°,每次坐30分钟左右,每天3-4次。年龄较小的儿童不涉及坐位训练的早期阶段,老年患者坐位训练要注意防止头晕等情况,可在坐位时进行一些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包括一级平衡(不受外力和无身体活动下保持坐位平衡)、二级平衡(受外力时保持坐位平衡)、三级平衡(自我动态维持坐位平衡及抗外力保持坐位平衡)。通过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直立,然后给予轻度外力使其身体晃动,训练其保持平衡的能力。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平衡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坐位平衡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站立训练:
站立前准备:先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站立前的准备,如双腿下垂于床边,身体前倾,双手支撑床面,进行重心转移训练。
平行杠内站立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由治疗师保护,慢慢站立起来,保持站立位,逐渐延长站立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每天训练2-3次。儿童站立训练要注意其骨骼发育情况,避免过度承重;老年患者站立时要防止摔倒,可使用辅助器具帮助稳定。
站立平衡训练: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重心转移训练,以及在无平行杠保护下的站立平衡训练,提高患者在站立位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3.步行训练:
步行前准备:先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然后进行步行摆臂训练,患者双手自然摆动,模拟步行时的摆臂动作。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由治疗师保护,进行步行训练,先迈健侧腿,再迈患侧腿,交替进行,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对于有下肢肌肉力量不足的患者,可在步行训练时使用辅助器具帮助支撑。
去除平行杠步行训练:当患者在平行杠内步行比较稳定后,可去除平行杠进行步行训练,继续强化步行能力,提高步行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不同年龄患者步行训练的进度不同,老年患者步行训练要循序渐进,儿童患者则根据其运动发育水平进行合适的引导训练。
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穿衣训练:教导患者自己穿衣,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体型的儿童专用衣物,并在训练时给予耐心引导;老年患者因肢体灵活性下降,可使用一些辅助穿衣的工具,如长柄鞋拔等。
2.进食训练:训练患者自己进食,选择大小适中、易于握持的餐具,如勺子、筷子等。先从软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注意进食的速度和量,避免呛咳,可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后再进行进食训练。儿童患者进食训练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根据其年龄提供合适的食物质地和餐具。
3.洗漱训练:教导患者进行洗漱,如刷牙、洗脸等,训练其手部的精细动作和身体的协调性。选择适合患者操作的洗漱用具,如大把手的牙刷等。老年患者洗漱时要注意防滑,可在卫生间安装扶手等辅助设施;儿童患者洗漱训练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防止发生意外。
四、认知功能训练(若有认知障碍)
1.注意力训练:采用划销法,在纸上画一些数字或图形,让患者划去指定的数字或图形,训练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可以进行听数重复训练,治疗师说出一串数字,让患者重复说出,逐渐增加数字的长度。对于有认知障碍的不同年龄患者,训练难度和方式要进行相应调整,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简单的训练内容,儿童患者则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注意力训练。
2.记忆力训练:可以进行物品记忆训练,让患者观察一些物品后回忆物品的名称、数量等;也可以进行时间、地点记忆训练,如让患者回忆今天是几号、自己在什么地方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记忆力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且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