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以止血,同时也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纤维蛋白原属于凝血因子Ⅰ,正常成人血浆浓度为2-4g/L,其在止血机制中起核心作用。当血管受损时,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进而交联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网,网罗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成血凝块,堵塞破损血管以阻止出血。此外,纤维蛋白原还参与炎症反应、伤口愈合及血栓形成过程,其水平升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水平降低则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纤维蛋白原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肝脏疾病会因合成减少导致其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因大量消耗而明显下降;急性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上调合成使其水平升高,以增强凝血能力。临床通过检测纤维蛋白原浓度辅助诊断凝血异常相关疾病,如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需警惕出血风险,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则需采取抗凝措施预防血栓。其水平异常往往提示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失衡,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指导治疗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