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丧失,会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异常,初期呈叹息样或挣扎样呼吸后逐渐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成人摸颈动脉、儿童摸股动脉无搏动;面色改变,多为苍白或发绀;瞳孔变化,逐渐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
意识丧失:这是心脏骤停最突出的表现之一。由于心脏骤停导致脑供血急剧减少,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摔倒、呼之不应。无论患者处于何种状态,如正在活动、休息或睡眠中,都可能突然失去意识。对于儿童而言,也会迅速出现对周围环境无反应的情况,例如原本在玩耍的儿童突然倒地,对呼唤和刺激没有回应。
呼吸异常: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呼吸会发生变化。初期可能表现为叹息样呼吸或短促的挣扎样呼吸,随后呼吸逐渐停止。呼吸异常是因为心脏骤停影响了全身的氧供,导致呼吸中枢功能紊乱。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呼吸异常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呼吸变化可能相对更为迅速和明显。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颈动脉(对于成人)或股动脉(对于儿童)等大动脉,可发现搏动消失。这是因为心脏骤停后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大动脉无法触及搏动。在成人中,颈动脉是最常用的触摸部位,准确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是判断心脏骤停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儿童,通常触摸股动脉。
面色改变:患者面色会迅速发生变化,多表现为苍白或发绀。苍白是因为心脏骤停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皮肤供血不足;发绀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出现青紫现象。不同肤色的人群面色改变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会出现明显的色泽异常。
瞳孔变化:心脏骤停后,瞳孔会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是因为脑缺血缺氧导致瞳孔括约肌功能失调。初期可能瞳孔轻度散大,随后逐渐固定并扩大,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之一。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瞳孔的这种变化都是心脏骤停的重要体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