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是胆管系统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全身症状如持续性高热、寒战;局部症状如右上腹或上腹部胀痛、绞痛,皮肤巩膜黄染;还有恶心、呕吐、乏力等其他伴随症状,且因个体等因素表现不同,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胆管内的感染灶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伴有寒战,这是感染较为严重的表现。
2.寒战:常与高热交替出现,是由于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的炎性反应。寒战发生时,患者会感觉寒冷、发抖,此时要注意保暖,但需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脱水。
二、局部症状
1.腹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绞痛等。疼痛是由于胆管炎症刺激胆管壁,导致胆管痉挛及胆管内压力升高所致。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腹痛部位,但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异常行为,家长需仔细观察。对于有胆道结石病史的人群,胆管炎的腹痛可能与结石梗阻胆管有关,疼痛发作时较为剧烈。
2.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胆管炎症导致胆管梗阻,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从而引起黄疸。黄疸的程度可因胆管梗阻的程度而异,轻度梗阻时可能仅表现为皮肤轻度发黄,重度梗阻时则全身黄染明显。在新生儿或婴幼儿中,黄疸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需通过专业的胆红素检测来明确。
三、其他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由于胆管炎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炎症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乏力: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乏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注意休息和适当的康复活动。
胆管炎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持续发热、腹痛、黄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