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背部筋膜炎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弥漫性酸痛等,晨起或久不动后明显,活动过度加重,可牵涉周围部位)、肌肉紧张与痉挛(肌肉发硬、条索状)、活动受限(轻至重度不同)、有固定压痛点(在肌肉起止点等)、伴随晨僵(持续短、活动后缓解快)及受天气变化影响(寒冷潮湿时加重),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需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疼痛
局部疼痛:是背部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或隐痛,疼痛部位通常在腰背部肌肉附着点、肌肉起止点附近或肌肉肌腹处。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在晨起时或长时间不活动后较为明显,适当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活动过度又会使疼痛加重。例如,部分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感觉背部僵硬、疼痛,需要缓慢活动后才能逐渐减轻,但如果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后继续劳作,疼痛又会再次加剧。
牵涉痛:疼痛可能会向周围放射,累及肩部、颈部等部位。比如,有的患者背部筋膜炎引发的疼痛会放射至肩部,导致肩部也出现酸痛不适的感觉,影响上肢的活动范围。
肌肉紧张与痉挛
患者背部肌肉可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肌肉发硬、条索状改变。这是因为筋膜炎症刺激肌肉,导致肌肉保护性收缩。例如,在背部特定区域可以摸到紧张的肌肉团块,患者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背部肌肉发紧,活动时受限。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痉挛,患者背部的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轻度患者可能只是弯腰、转身等动作稍感不便,而重度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活动障碍,如难以完成大幅度的躯体转动、弯腰拾物等动作。比如,严重的背部筋膜炎患者可能连系鞋带这样的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因为背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限制了身体的活动。
压痛点
在背部筋膜炎患者的病变部位通常有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往往位于肌肉的起止点或筋膜的附着处。用手指按压这些压痛点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而且疼痛可能会向远处放射。例如,在骶棘肌的起点、髂嵴后部等部位常能发现明显的压痛点。
伴随症状
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早晨起床时背部发僵、疼痛,活动后症状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这种晨僵现象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有所不同,背部筋膜炎的晨僵一般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活动后缓解较快。
天气变化影响:天气寒冷、潮湿时,背部筋膜炎的症状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筋膜炎症反应加剧,从而使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更为明显。例如,在阴雨天气或寒冷季节,患者背部的不适感会比天气晴朗温暖时更严重。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背部筋膜炎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出现背部筋膜炎,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筋膜的状态,使背部筋膜炎的症状有所改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背部筋膜弹性降低,症状可能相对更顽固,恢复也相对较慢。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应更加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背部保暖;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定时改变姿势,进行适当的背部肌肉锻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