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脐带脱垂应该怎么办
发生脐带脱垂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改变体位(膝胸卧位、头低臀高位),然后尽快终止妊娠,可选择剖宫产(胎儿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时)或阴道分娩(符合条件时),术后要进行产妇和新生儿护理,高龄产妇和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有特殊注意事项,需密切监测相关情况。
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改变体位:发现脐带脱垂后,产妇应立即采取膝胸卧位,即跪在床上,胸部尽量贴近床面,臀部抬高,这样可减轻脐带受压,增加胎盘血液灌注。对于孕周较大、胎儿情况相对稳定的产妇可尝试此体位,但如果胎儿情况危急,需尽快进行分娩操作,则不适用。此体位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子宫与脐带的位置关系,缓解脐带受压状况。
2.垫高臀部:迅速让产妇采取头低臀高位,将臀部垫高,使骨盆位置抬高,减少脐带受压程度。这一姿势有助于改善脐带血液循环,为胎儿争取更多氧气供应时间。比如在转运产妇去医院的途中,可使用被褥等将臀部垫高,保持头低臀高位。
二、尽快终止妊娠
1.剖宫产:若胎儿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立即行剖宫产术。这是因为脐带脱垂时,胎儿面临着严重的缺氧风险,剖宫产可以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挽救胎儿生命。对于孕周较大、估计胎儿已可存活的情况,剖宫产是首选的分娩方式。在决定剖宫产时,需要综合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胎儿的孕周、胎位等因素。例如,产妇存在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情况时,剖宫产是更安全的选择。
2.阴道分娩:如果是经产妇、宫缩良好、胎头已入盆、脐带脱垂时间较短、胎儿情况良好时,可考虑经阴道分娩。但在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胎心等情况。经阴道分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胎儿头盆相称、产程进展顺利等。例如,产妇为初产妇,但胎儿较小、骨盆条件良好且脐带脱垂时间短,在严密监护下也可能尝试阴道分娩,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三、术后护理与随访
1.产妇护理: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同时,要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产后要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观察恶露的情况,包括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等。如果恶露出现异常增多、有异味或伴有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新生儿护理:出生后的新生儿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等情况,因为脐带脱垂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要注意保暖,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对于有缺氧表现的新生儿,可能需要进行吸氧等治疗。产后要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神经行为发育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脐带脱垂时,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对手术的耐受性可能较低,同时胎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处理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剖宫产手术前要充分评估产妇的心肺功能等状况,术后要加强对产妇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的观察,对于新生儿要加强监护,因为高龄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增加。
2.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产妇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发生脐带脱垂时,病情可能更加复杂。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要注意维持血压的稳定,在处理分娩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血压情况对手术和分娩的影响;对于合并糖尿病的产妇,要注意产后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同时要关注新生儿的血糖情况,因为新生儿可能存在低血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