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麻醉打在哪里
剖宫产麻醉主要采用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及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CSEA),穿刺部位主要在腰椎区域,不同麻醉方式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肥胖、有凝血功能障碍、高龄等特殊人群剖宫产麻醉有相应注意事项,如肥胖产妇穿刺难需辅助定位,凝血功能障碍产妇防穿刺部位出血,高龄产妇需关注基础疾病及生命体征。
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
一般会选择腰3-4或腰2-3间隙进行穿刺。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从而阻滞脊神经传导,使相应区域痛觉消失。其操作相对简单,麻醉效果相对较平稳,对产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适用于剖宫产手术时间不是特别长的情况等。
对于肥胖产妇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解剖标志调整穿刺点,但总体还是基于腰椎间隙的选择。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穿刺部位
通常选择腰3-4或腰4-5间隙进行穿刺。腰麻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使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不过腰麻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等情况,需要提前做好液体准备等措施。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CSEA)穿刺部位
先进行腰麻穿刺,一般也是选择腰3-4或腰4-5间隙,然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这样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补充局麻药,兼具腰麻起效快和硬膜外可以延长麻醉时间等优点。
不同麻醉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硬膜外麻醉特点及适用
特点:麻醉平面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对产妇的呼吸、循环影响相对较小,术后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进行镇痛等操作。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剖宫产手术,尤其是对于一些手术时间预计不是特别长,或者产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心肺功能相对较差等),可以较好地平衡麻醉效果和对全身的影响。比如产妇有轻度心肺功能不全时,硬膜外麻醉相对更安全,因为其对呼吸循环的干扰相对腰麻较小。
腰麻特点及适用
特点:麻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但是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急诊剖宫产手术等情况,需要快速起效的麻醉时可以选用。不过对于有严重低血压风险、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产妇需要谨慎选择,因为腰麻可能会加重血压下降等问题,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腰麻穿刺部位有增加出血风险的可能。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特点及适用
特点:综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起效快,麻醉平面容易控制,同时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进行术后镇痛等。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剖宫产手术,尤其对于手术时间中等,需要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希望术后能有良好镇痛的产妇较为合适。比如一般的择期剖宫产手术,CSEA可以较好地满足手术和术后镇痛的需求。
特殊人群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
肥胖产妇
肥胖产妇进行椎管内麻醉穿刺时,由于脂肪组织厚,解剖标志可能不太容易辨认,增加了穿刺的难度。需要更仔细地触摸腰椎棘突等标志,可能需要借助超声等辅助设备来帮助定位穿刺点,以确保麻醉穿刺的准确性,避免穿刺失败等情况发生。同时,肥胖产妇可能存在更高的麻醉风险,如硬膜外间隙解剖变异等情况,需要麻醉医生更加谨慎操作。
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妇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无论是选择哪种椎管内麻醉方式,都需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出血的风险。在进行穿刺前要评估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尽量选择合适的穿刺间隙,操作要轻柔,术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等情况。比如产妇存在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异常情况时,腰麻穿刺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风险会增加,所以需要更加严格把控麻醉穿刺操作。
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往往可能合并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剖宫产麻醉时,需要更加关注产妇的循环、呼吸等功能状态。对于硬膜外麻醉,要注意麻醉药物对循环的影响,可能需要更缓慢地给药,并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对于腰麻,要警惕血压下降等情况加重基础疾病的风险,术前要充分评估产妇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做好液体管理等准备工作,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