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心肺复苏包括立即启动心肺复苏,需先判断环境安全、患者反应和呼吸,然后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要识别AED、连接与患者、分析心律并除颤;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建立静脉通路、药物应用、气管插管、脑保护和器官功能支持;复苏后综合处理需监测评估、维持循环稳定、脑功能保护、防治并发症。

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1.判断环境安全:首先确保现场环境对施救者和患者没有进一步危害,如存在漏电、火灾隐患或有危险人物等情况需先排除。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操作与成人有差异但第一步都是评估环境安全,儿童需快速判断周围是否有危险因素,婴儿则要注意周围是否有尖锐物品等可能伤害到操作者或患者的因素。

2.判断患者反应和呼吸:轻拍并呼叫患者,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来判断呼吸情况。成人和儿童判断时间均为5-10秒,婴儿可轻拍足底并观察反应,时间同样控制在5-10秒内。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为濒死喘息,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实施胸外按压:成人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儿童是胸骨中下1/3处,婴儿是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婴儿至少4厘米。胸外按压能通过机械性挤压心脏维持血液循环,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力量和深度需根据生理特点调整,以保证有效按压。

4.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成人、儿童和婴儿都适用,但要注意婴儿头部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道梗阻加重。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气道通畅以便进行人工呼吸。

5.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成人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吹气量约500-600毫升;儿童每次吹气量约8-10毫升/千克体重;婴儿每次吹气量约5-10毫升。可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使用呼吸面罩等方式进行人工呼吸,保证氧气能有效进入患者肺部。

二、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识别AED:AED有明显的语音提示和图形指示,能帮助施救者操作。不同人群在使用AED时,需按照AED的提示进行操作,儿童和婴儿使用儿童型AED(若有),操作步骤基本与成人相同但要注意电极片的粘贴位置适合儿童体型。

2.连接AED与患者:打开AED电源,按照AED提示将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一块贴在右锁骨下,另一块贴在左乳头外侧。

3.分析心律并除颤: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在患者胸部无接触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除颤后应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约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患者心律。

三、高级生命支持

1.建立静脉通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方便给药,对于成年患者可选择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儿童和婴儿优先选择外周静脉,如手背、足背等部位的静脉,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和穿刺部位,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过多损伤。

2.药物应用: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升血压,成人剂量一般为1毫克静脉注射,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婴儿剂量相对更小。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根据患者具体心律和临床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

3.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当自主呼吸未恢复且需要进行人工通气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成人气管插管深度约22-24厘米(门齿到气管隆突的距离),儿童根据年龄有相应的深度范围,婴儿气管插管深度相对较浅。气管插管能保证有效的人工通气和给药途径,同时要注意避免插管过程中对气道和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4.脑保护和器官功能支持:维持患者脑灌注压,控制体温,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如使用冰袋等,将体温控制在合适范围以保护脑组织。同时要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支持治疗,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使用肾脏替代治疗等方法支持肾功能。

四、复苏后综合处理

1.监测和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多参数监测,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脑功能等恢复情况。持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每小时尿量、血气分析等指标,以了解器官灌注和内环境稳定情况。

2.维持循环稳定: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合适的血压和组织灌注。对于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需要精细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确保循环稳定同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脑功能保护:进一步采取脑保护措施,如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一般7.8-10.0mmol/L),使用亚低温治疗(对于部分患者)等,促进脑功能恢复。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系统体征等,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脑损伤情况。

4.防治并发症: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期翻身、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预防肺部感染;使用抗凝药物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并发症预防方案,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为啥会心脏骤停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和多种原因有关,首先缺血、缺氧就可以导致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比如有些病人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周围的电活动会表现出异常,导致病人表现出室颤。体内电解质的紊乱也会表现出心脏骤停,有些病人可能会表现出严重的低钾或低镁,钾和镁的降低也会对病人的电活动导致影
心脏骤停是属于什么疾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突然骤停是临床上非常危重的一种疾病。心脏突然骤停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引起循环衰竭导致心脏无法泵出血液,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就会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其中,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就会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导致死亡的情况发生。心脏突然骤停的原因有:第一:室颤。因为心脏骤停后就会出现心脏停止工作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易造成心源性猝死,造成心脏骤停的原因一般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具体如下:1、心源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最多见;此外还有心肌炎、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填塞、先天性心脏病等;2、非心源性:比如触电、溺水、缺氧性疾病、药物中毒、张力性气胸、肺栓塞、颅脑外伤、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手术麻
心脏骤停3秒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三秒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正常人体心脏心跳低于60次就属于心动过缓,如果心脏骤停三秒再起搏,一分钟60秒当中,心跳只有20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数为患者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由于心力衰竭,终末期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说白了就是心脏跳不动了,再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这些恶性的
正常人会心脏骤停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人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心骤停,有些意外情况下可能导致,一些看似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在从事剧烈的运动过程中,发生心源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肌在强烈的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的刺激下,有的不乏心肌缺血缺氧因素,诱发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必须立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造成心脏骤停的原因有急性缺氧,器质性心脏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机体代谢异常也可以造成心脏骤停。产生急性缺氧的原因有溺水、窒息、呼吸道梗阻、呼吸机故障、误吸、严重的肺部病变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者慢性心宝填塞未及时处理等。在器质性心脏病重,多见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骤停正确抢救时间?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刻,一旦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细胞就会因为缺氧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复苏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抢救复苏的成功率。一般4-6分钟是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在时间内如果有效的进行了心肺复苏,保证了重要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就会明显的提高抢救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心脏骤停是因为心脏表现出了不可逆的病理性的伤害,比如说心脏扩大、心脏缺血缺氧,或者心脏的负荷过重以及心肌细胞坏死、心脏的收缩功能太差等等,都可能造成心脏骤停。此外还有一些心脏病病人本身有心功能不全,在饮酒、作息不规律、活动量过大、情绪激动等诱因下,也会诱发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造成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多见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包括电解质紊乱,比如严重的高钾或者低钾血症造成的心脏骤停,由于全身的疾病,比如感染性休克等原因造成的全身组织的缺血缺氧,也会造成心脏骤停肺栓塞或者一些药物过量也会表现出心脏骤停的情况。建议发现心脏骤停以后,会突然失去意识,要及时地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可能是由于肺栓塞、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 肺栓塞的患者全身供血相对不足,因此会导致心脏骤停的情况发生。急性心肌炎的患者会出现心脏供血和射血功能出现突发性下降,因此通常也会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心悸坏死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常也会受到影响,在短时间内患者可有
心脏骤停如何紧急处理
吴海东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对于出现突发昏迷患者,首先应该判断患者意识,随后检查患者脉搏,如果患者没有脉搏,这时应该进行呼救,可以打120或者呼叫身边的急救人员来尽快进行急救。随后应该马上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导致心跳骤停常见心律失常有可能是心室颤动,这时如果有条件,应该尽快拿到除颤仪来对患者进行检测心率,必要时给他除颤。
抢救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
李功科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是指泵血活动的突然的终止,它会导致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生命的终结,是临床上一种危重的急症,又称为猝死。目前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心室的颤动,故而对于此类病人采取除颤治疗,是为了恢复病人的心脏的泵血功能,恢复患者的自主的心率,为后续的抢救创造条件。除颤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以后,仍然需要要采取措施,防止心室颤动的复发,保
抢救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
邹晓东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在倒在地上的一刹那间,它这个是心脏骤停的第一因素心电图表现,事实上就是说有4种类型。一种是室颤跟无脉性室速,还有一种就是心脏有电的活动,没有机械收缩,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类型。在这几种类型当中,70%都是室颤或者无脉性室速,而最有可能救过来的情况,就是室颤跟无脉性室速,可以救的过来,其他两种救过来很低,所以说当一个患者倒地的时候,如果我们判断
怎样预防心脏骤停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预防心跳骤停要采取如下方式:一、积极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后患者长期给予β受体组织剂进行治疗。二、出现电解质紊乱要及时的给予纠正,避免因为严重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等诱发心跳骤停发生。三、对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跳骤停高风险患者,需要给予安装ICD治疗。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此外,还有离子通道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另外,嫉妒、情绪变化、精神刺激亦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迷致神经,导致原发性心脏骤停,发生心脏骤停后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找明确病因。
一般什么人会心脏骤停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会出现心跳骤停的人群具有以下的这些情况:一、低血容量,与外伤手术、子宫破裂、脑出血等导致的大出血,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无法正常搏动,出现骤停。二、心包压塞,多见于大量的心包积液,导致心肌无法进行正常的舒张而出现心跳骤停。三、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或高血钾的出现,使心脏的肌肉收缩、舒张功能失调,出现心跳骤停。四、中毒,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