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病常用治疗方法
膝关节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运动疗法(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等情况,创伤小、恢复快)、截骨术(用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患者,调整力线缓解疼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膝关节严重病变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但有风险)。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
1.热敷: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有研究表明,每日进行适当时间的热敷可改善膝关节的炎症状态,对于轻中度膝关节病患者有一定的症状缓解作用。适用于大多数膝关节病患者,尤其在寒冷环境下或症状发作时可采用。但对于皮肤感觉异常或有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避免烫伤。
2.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膝关节肿胀明显、疼痛较剧烈时,冷敷可减少局部血流量,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创伤性膝关节病急性发作期,冷敷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避免冻伤皮肤。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密切关注冷敷后的皮肤反应。
3.按摩:专业的按摩可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师通过特定的手法,如揉、按、推等,促进膝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有临床研究显示,定期按摩有助于减轻膝关节病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膝关节有严重畸形或急性炎症加重期的患者不适合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二)运动疗法
1.有氧运动:如游泳、平地慢走等。游泳时膝关节几乎不受体重压力,能在较大范围内活动关节,同时锻炼肌肉力量。平地慢走则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耐力,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肥胖的膝关节病患者,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膝关节的负重,延缓病情进展。但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膝关节损伤加重。
2.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屈伸膝关节、旋转膝关节等动作。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防止关节僵硬,维持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例如,患者可坐在床边,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训练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避免强行过度活动造成关节损伤。
3.肌肉力量训练:主要是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可以通过直腿抬高、静蹲等方式进行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时,患者仰卧位,将下肢伸直抬起,保持一定时间后放下,重复多次。静蹲时,患者背部靠墙,屈膝呈蹲位,注意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保持合适的角度进行训练。肌肉力量增强后可更好地稳定膝关节,减轻关节负荷,对于不同年龄的膝关节病患者都有重要意义,但年轻患者在训练强度上可适当增加,老年患者则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关节疼痛加剧。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缓解膝关节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例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但此类药物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剂型或同时采取保护胃肠道的措施。
2.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可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延缓软骨退变。有研究证实,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对于改善膝关节病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一般适用于膝关节软骨退变为主的患者,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咨询医生,评估风险收益比。
二、手术治疗方法
(一)关节镜手术
1.适应证: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滑膜病变等情况。例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时,可通过关节镜进行半月板修整或缝合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年轻患者,关节镜手术能较好地保留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但对于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膝关节的整体状况,如关节软骨磨损情况等,若同时合并严重软骨磨损,可能单纯关节镜手术效果有限。
2.手术过程:通过在膝关节周围建立几个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观察内部病变情况,然后利用特殊器械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取出游离体、修整半月板等。手术过程中对关节的干扰较小,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二)截骨术
1.适应证:主要用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导致的膝关节病患者。通过截骨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减轻膝关节一侧的负重,从而缓解疼痛,延缓关节退变进程。例如,对于因膝内翻导致内侧间室严重磨损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术适用于年轻、膝关节软骨磨损相对较轻且存在明显力线异常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若全身状况较差或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可能不太适合截骨术。
2.手术原理:通过切断骨骼并重新排列,调整膝关节的受力分布。例如,胫骨高位截骨术是在胫骨近端进行截骨,纠正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使膝关节的负重转移到相对正常的软骨区域,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手术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良好的术后康复配合,以确保截骨部位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适应证:适用于膝关节严重病变,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关节软骨广泛磨损、骨质增生明显、疼痛剧烈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无论是年轻患者还是老年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均可考虑。但对于年轻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需要考虑假体的使用寿命等因素,因为年轻患者预期寿命较长,假体可能需要再次更换;而老年患者则主要是改善疼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手术过程:切除受损的膝关节软骨和部分骨质,植入人工膝关节假体。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适应人工关节,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功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假体松动等,术后需要密切关注康复情况和假体的使用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