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退婴儿黄疸的方法
婴儿退黄疸有增加喂养频次、光疗、换血疗法等方法。增加喂养频次可促进排便助退黄,对多数婴儿适用,特殊病史婴儿需谨慎;光疗利用蓝光使胆红素结构变化排出,血清胆红素高时可考虑,有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光疗需密切监测;换血疗法用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是有创操作有风险,特殊人群换血更谨慎需严格规范及术后护理。
一、增加喂养频次促进排便
婴儿出生后正常喂养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帮助排出体内多余胆红素。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建议按需喂养,通常每2-3小时可喂一次;人工喂养的婴儿要保证奶量摄入充足,一般每次奶量可根据月龄有所不同,例如月龄较小的婴儿每次约60-120毫升。通过增加排便来加速胆红素排泄,进而达到退黄疸的目的。此方法对大多数婴儿适用,尤其适用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因为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婴儿肠道功能的完善,促进排便。但对于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特殊病史的婴儿,需谨慎操作,应先咨询医生,避免因过度喂养等情况加重消化道负担。
二、光疗
1.光照原理:蓝光可以使皮肤下的胆红素发生结构变化,使其变成水溶性异构体,从而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一般采用单面光疗或双面光疗,光照时婴儿需裸露皮肤,但要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
2.适用情况:对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的婴儿,如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2mg/dl,早产儿根据胎龄、日龄等有不同的光疗标准时,可考虑光疗。光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快速退黄疸方法之一,多数婴儿在光疗下胆红素水平可逐渐下降。但光疗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但一般为暂时性的,停止光疗后可恢复。对于低体重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光疗时要密切监测体温、液体平衡等情况,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容易出现体温波动,且液体丢失可能较多,需及时调整补液等措施。
三、换血疗法
1.适用范围:当婴儿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如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时,可考虑换血疗法。换血疗法可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可以换出致敏的红细胞和血型抗体,防止继续溶血。但换血疗法是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心血管功能紊乱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人群,换血时要更加谨慎,需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和操作规范,术前要充分评估婴儿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面色、黄疸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