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钙抽搐的表现
儿童缺钙抽搐有肌肉方面表现,如手足抽搐、婴幼儿惊厥等,还有精神、骨骼相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伴随表现,不同年龄儿童有差异,婴儿期睡眠不安稳,幼儿期有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缺钙抽搐时家长要冷静处理,日常要保证户外活动、合理饮食、定期体检来预防。
一、肌肉方面表现
儿童缺钙抽搐时肌肉会出现明显异常。首先是手足抽搐,表现为手腕、足踝部肌肉痉挛,手指伸直、大拇指贴近掌心、呈“助产士手”样,足趾强直下曲、足底呈弓状等。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异常收缩。婴幼儿还可能出现惊厥,多为无热惊厥,突然发生两眼上翻、面色发绀、意识丧失等,这是由于血钙水平降低影响了神经细胞的稳定性,使得神经冲动异常发放引发肌肉强烈收缩。
二、其他伴随表现
1.精神方面: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等表现,因为血钙异常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使得儿童的情绪调节受到干扰。
2.骨骼相关表现:长期缺钙抽搐的儿童可能伴有骨骼发育异常的表现,如囟门闭合延迟、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这是因为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原料,长期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形态。例如,囟门闭合延迟是由于钙缺乏影响了颅骨的发育,导致颅骨骨化不全;方颅则是因为额骨、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堆积形成。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多汗的情况,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这是因为血钙降低刺激交感神经,使得汗腺分泌增加。
三、不同年龄儿童的差异体现
1.婴儿期:婴儿缺钙抽搐时除了上述手足抽搐、惊厥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睡眠不安稳,频繁夜醒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对血钙变化更为敏感,血钙降低更容易影响其睡眠状态。例如,婴儿夜间频繁醒来,可能是由于血钙降低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得婴儿从睡眠中频繁觉醒。
2.幼儿期:幼儿缺钙抽搐时,除了有典型的肌肉抽搐表现外,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为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会波及到认知等方面的表现。
四、特殊人群(儿童)温馨提示
儿童出现缺钙抽搐情况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将患儿平放,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同时要及时就医,在就医途中注意保暖。对于儿童来说,日常要注意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帮助钙的吸收;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监测血钙等相关指标,以便早期发现钙缺乏情况并及时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缺钙抽搐等情况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