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抽搐的症状钙的表现
宝宝缺钙抽搐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如烦躁不安、易激惹、惊醒哭闹、手足搐搦等,还有骨骼相关及其他系统表现;钙对宝宝骨骼发育、神经肌肉功能及其他系统有重要作用,是构成骨骼牙齿主要成分、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参与血液凝固和细胞分泌等生理过程。
一、宝宝缺钙抽搐的症状表现
(一)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
1.典型症状:宝宝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夜间睡眠时容易惊醒、哭闹等情况。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使得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导致宝宝的神经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例如,有研究表明,当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钠离子内流增加,引起去极化,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2.体征表现:还可能观察到宝宝的手足搐搦,小手呈现出手腕屈曲、手指僵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的“助产士手”样表现;足趾则常呈强直下曲、足底呈弓状。这是由于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所致。
(二)其他相关表现
1.骨骼相关表现:如果缺钙情况持续存在,还会影响骨骼的发育,出现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用手按压颅骨有乒乓球样感觉)、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等骨骼改变。因为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原料,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矿化过程。
2.其他系统表现:严重缺钙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喉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是因为喉部肌肉痉挛,导致气道梗阻。喉痉挛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宝宝,是由于血钙降低引起喉部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痉挛。
二、钙在宝宝体内的正常表现
(一)对骨骼发育的作用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钙不断沉积在骨骼中,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例如,在胎儿期,钙就开始参与骨骼的形成,出生后随着宝宝的成长,钙持续为骨骼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保证骨骼能够正常生长、变长、变粗等。
(二)对神经肌肉功能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钙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调节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神经肌肉的稳定性。当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处于稳定状态,宝宝能够正常活动、睡眠等。例如,血钙维持在2.25-2.58mmol/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处于正常水平,保证宝宝的各项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三)对其他系统的作用
钙还参与血液凝固、细胞分泌等多种生理过程。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钙是凝血因子之一,参与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的过程,保证血液正常凝固。同时,钙对细胞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例如一些激素的分泌需要钙的参与来维持正常的分泌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