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缺钙的表现
1岁半宝宝缺钙有神经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等多方面表现,如睡眠不安、多汗、颅骨改变、出牙延迟、胸廓及四肢骨骼改变、生长发育迟缓、表情异常等,家长要保证宝宝饮食钙充足、多晒太阳,怀疑缺钙及时就医检查处理
一、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1.睡眠不安:1岁半宝宝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增高,常出现夜间睡眠不踏实、易惊醒、频繁哭闹等表现。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使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强,导致宝宝睡眠状态受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缺钙的婴幼儿存在睡眠方面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等情况。
2.多汗:尤其在夜间睡眠时头部出汗较多。这是由于血钙降低刺激交感神经,使汗腺分泌增加所致。宝宝头部多汗会导致其经常摇头,长期可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枕秃”。
二、骨骼系统表现
1.颅骨改变: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能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有乒乓球样的感觉;8-9个月以上的宝宝会有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这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颅骨的骨质矿化不足。
2.出牙延迟:正常宝宝4-10个月开始出牙,而缺钙的宝宝可能出牙时间推迟,有的1岁以后仍未出牙,或者出牙顺序紊乱。这是因为钙是牙齿发育的重要成分,钙缺乏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3.胸廓畸形:1岁左右的宝宝可能出现胸廓畸形,如肋骨串珠,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或看到钝圆形隆起;严重时还可出现鸡胸(胸骨向前突出)、漏斗胸(胸骨向内凹陷)等,这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功能和胸廓的正常形态发育。
4.四肢骨骼改变:会出现手镯或脚镯样改变,即手腕、脚踝处的骨端呈钝圆形肥厚;1岁半的宝宝开始学走路,缺钙时可能出现下肢畸形,如O型腿(两脚跟并拢时两膝分离)或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脚跟分离)等,这是由于钙缺乏导致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在身体重量和行走压力下发生变形。
三、其他表现
1.生长发育迟缓:钙参与宝宝身体的多种生理过程,包括骨骼生长、细胞代谢等,缺钙会影响宝宝的整体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体重增加不达标等情况。
2.表情淡漠或易激惹:钙对神经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缺钙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者相对比正常宝宝更易激惹的表现,这与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有关。
对于1岁半宝宝缺钙的情况,家长应注意保证宝宝的饮食中钙的充足摄入,如多给宝宝提供富含钙的食物,像奶制品(母乳、配方奶、牛奶等)、豆制品、鱼虾等。同时,要让宝宝多晒太阳,因为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如果怀疑宝宝缺钙,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血钙、骨密度等相关检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