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缺不缺钙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清钙、血清离子钙测定,骨代谢相关检查有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X线检查对儿童钙缺乏骨骼病变有诊断价值,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在钙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上各有特点。
一、血液生化检查
1.血清钙测定:是检测钙缺乏的常用指标,血清总钙正常参考值一般为2.25~2.58mmol/L。血清总钙降低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情况。但血清总钙受血浆蛋白浓度影响,如低蛋白血症时血清总钙可能偏低,但离子钙可能正常,所以还需结合离子钙测定。
2.血清离子钙测定:离子钙能更直接反映机体的钙代谢状态,正常参考值约为1.10~1.34mmol/L。离子钙降低对钙缺乏的诊断更有意义,例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离子钙常降低。
二、骨代谢相关检查
1.碱性磷酸酶(ALP):儿童骨骼生长活跃时ALP会升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ALP明显升高,其正常参考值因年龄不同而异,儿童ALP正常参考值通常高于成人,可达到成人的2~4倍。
2.骨钙素: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能反映骨形成状况,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骨代谢异常疾病时骨钙素水平可能变化,正常参考值男性约为10~30μg/L,女性约为10~25μg/L。
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主要由破骨细胞分泌,能反映骨吸收情况,骨质疏松等骨吸收增加的疾病时其水平可能升高,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2.5U/L。
三、X线检查
1.长骨X线片:对于儿童钙缺乏导致的骨骼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长骨X线片可能无明显变化;激期时可见长骨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干骨质疏松,皮质变薄等。不同年龄儿童长骨X线表现有差异,婴幼儿与年长儿童的骨骼发育阶段不同,X线表现也会相应不同,例如婴幼儿长骨的干骺端特点与年长儿童有所区别。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钙需求大,定期进行钙相关检查很重要。儿童检查时要注意配合度,医护人员需温和操作。如果儿童出现夜惊、多汗、方颅等疑似缺钙表现,应及时进行上述检查。同时,儿童的生活方式对钙代谢有影响,充足的日照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从而促进钙吸收,所以要保证儿童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
孕妇:孕妇对钙的需求增加,除了常规的血液生化等检查外,X线检查一般慎用,如需进行需严格权衡利弊。孕妇要注意饮食中钙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自身和胎儿对钙的需求。
老年人: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检查时除关注血钙等指标外,更要重视骨密度等检查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老年人可能有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及检查操作对老年人身体的耐受性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