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黄疸没退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黄疸没退需先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有特定消退时间及症状,病理性出现早、程度重等且有多种原因;要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等多项检查,医生据此制定处理方案,如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家庭护理要加强喂养、观察宝宝情况变化、注意保暖及皮肤护理,黄疸没退需重视,及时处理与护理保障宝宝健康。
一、明确黄疸类型及原因
两个月宝宝黄疸没退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则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其常见原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等;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常见于缺氧、感染等;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胆管阻塞等。
二、及时就医检查评估
应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以明确胆红素水平;血常规可了解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溶血等情况;肝功能检查可了解肝脏功能状况;腹部B超等检查可协助判断是否存在胆道闭锁等胆道系统疾病。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宝宝黄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三、针对性处理措施
光照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光照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蓝光照射,可使胆红素发生结构变化,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一般采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损伤。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药物,如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等,可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换血治疗:对于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如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但换血治疗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
四、家庭护理要点
加强喂养管理:保证宝宝充足的喂养,多喂奶可促进宝宝排便,从而加快胆红素的排出。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按需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量的充足供应。
观察宝宝情况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面色、黄疸变化情况等。如果宝宝出现拒奶、嗜睡、反应差、抽搐等异常表现,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注意保暖及皮肤护理:保持宝宝体温稳定,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损伤引起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黄疸。
两个月宝宝黄疸没退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及时明确黄疸类型,通过就医检查评估后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做好家庭护理,以保障宝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