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后腰痛是什么原因
久坐后腰痛与肌肉骨骼、神经、其他等因素相关。肌肉骨骼方面有腰部肌肉劳损、腰椎间盘退变、脊柱生理曲度改变;神经方面有神经根受压、神经敏感性增加;其他方面包括环境因素(座椅不合适、生理期)和基础疾病影响(强直性脊柱炎、肾脏疾病等)。
肌肉骨骼因素:
腰部肌肉劳损:长时间坐着时,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例如竖脊肌等。研究表明,久坐超过30分钟,腰部肌肉的供血会相对减少,代谢产物堆积,进而引起肌肉疲劳、劳损,导致腰痛。从年龄方面看,中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柔韧性下降,相比年轻人更容易因久坐出现腰部肌肉劳损而腰痛;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腰部肌肉力量本就不足,久坐后更易引发腰痛。
腰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本身会发生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纤维环韧性下降。久坐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当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刺激周围神经组织时,就会引起腰痛。年龄较大的人群腰椎间盘退变基础更差,久坐后发生腰椎间盘相关问题导致腰痛的风险更高;有长期腰部外伤史或重体力劳动史的人,腰椎间盘退变进程可能会加快,久坐后更易出现腰痛。
脊柱生理曲度改变:正常脊柱有一定的生理曲度,久坐会使脊柱长期处于前屈姿势,导致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曲。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被破坏,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力不均衡,从而引发腰痛。青少年若长期久坐且姿势不当,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增加日后久坐后腰痛的风险;肥胖人群由于腰部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容易出现脊柱生理曲度改变,久坐后腰痛的可能性也更高。
神经因素:
神经根受压:如腰椎管狭窄患者,久坐时椎管内的神经组织受到进一步压迫,会引起腰痛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有腰椎管狭窄病史的人群,久坐后更易出现腰痛;一些本身存在腰椎间盘突出但未明显压迫神经的人,久坐后由于椎间盘对神经压迫的力学环境改变,也可能诱发腰痛。
神经敏感性增加:长期久坐导致腰部神经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可能使神经敏感性增加,即使没有明显的结构异常,也会感觉腰痛。例如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办公室人员,神经敏感性可能逐渐升高,久坐后更容易出现腰痛症状。
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久坐时如果座椅不合适,比如座椅过软或过硬,不能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会增加腰部的压力,导致腰痛。不同年龄、体型的人对座椅的支撑需求不同,例如体型较胖的人需要更具支撑性的座椅来缓解久坐后的腰部压力;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状态较为特殊,久坐后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也更容易出现腰痛。
基础疾病影响:本身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患者,久坐后炎症反应可能会加重,从而引发腰痛。这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久坐,并且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来缓解症状;患有肾脏疾病的人,也可能因腰部牵涉痛而在久坐后感觉腰痛,需要结合肾脏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