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与鼻炎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发病部位为鼻窦,有全身和局部症状,病程有急慢性之分,可通过多种检查诊断,治疗分药物和手术;鼻炎是鼻腔黏膜及下组织炎症,发病部位主要是鼻腔,有相应症状,病程有急慢性,可通过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分针对不同类型鼻炎的方式,二者在发病部位、症状、病程转归、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发病部位为鼻窦。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因鼻腔疾病等导致鼻窦引流受阻而发病。

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发病部位主要是鼻腔。病因有病毒感染、过敏原刺激(如花粉、尘螨等)、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

二、症状表现

鼻窦炎:全身症状可能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脓涕、头痛等。头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额窦炎一般晨起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上颌窦炎则是晨起轻,午后重等。儿童鼻窦炎可能还会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可分为清水样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和脓涕(感染性鼻炎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还常伴有打喷嚏、鼻痒,可伴有眼痒、咽痒等眼部和咽喉部症状;非过敏性鼻炎可能有嗅觉减退等表现,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三、病程与转归

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病程一般<12周,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转为慢性鼻窦炎,病程>12周。儿童慢性鼻窦炎可能影响面部和智力发育,因为鼻窦与眼眶、颅脑等相邻,炎症蔓延可能引发眶内感染、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鼻炎:急性鼻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7-10天。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可因反复感染、过敏原持续刺激等因素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睡眠、嗅觉等,长期鼻塞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缺氧表现,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学习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四、诊断方法

鼻窦炎:需结合症状、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开口处黏膜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可清晰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情况)来诊断。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鼻炎: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如过敏史、发病诱因等)、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黏膜情况,过敏性鼻炎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感染性鼻炎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用于过敏性鼻炎的诊断)等进行诊断。对于儿童,过敏原检测要考虑其年龄特点和配合程度。

五、治疗原则

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如针对细菌感染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水肿)、黏液促排剂(促进鼻窦内分泌物排出)等。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儿童在治疗鼻窦炎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不恰当药物。

鼻炎:过敏性鼻炎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感染性鼻炎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药物治疗;非过敏性鼻炎则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改善鼻腔通气环境等。儿童鼻炎治疗同样要考虑儿童的特殊性,如抗组胺药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尽量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

了解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指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原,而引起的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孕妇患鼻炎对胎儿有影响吗?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孕妇患鼻炎如果症状比较轻,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如果孕妇出现明显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则药物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并且严重的鼻塞会影响通气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引起体内缺氧,胎儿可能会出现缺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流产。孕妇应该尽早去医院在医生的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有什么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是多见的鼻腔疾病,但是两者有区别,过敏性鼻炎是因为病人对某种物质过敏造成的,要进行抗过敏治疗;而鼻窦炎的发病部位是鼻窦内,鼻窦内存在炎症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慢性鼻炎怎么才能彻底治好?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鼻炎很难根治,一般都是用药物治疗,如鼻喷剂盐酸羟甲唑啉、雷诺考特、辅舒良等;口服中成药如鼻渊舒、鼻渊通窍颗粒等;平时用生理海水冲洗鼻腔。如果表现出了其他的异常情况,那就需要及时的咨询医生或者去医院就诊,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孕初期鼻炎打喷嚏怎么办?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热水毛巾在鼻腔周围进行热敷,扩张血管,因此改善鼻腔不通气。出门要戴口罩,避免灰尘、粉尘等进入鼻腔加重症状。平时要适当增加免疫力,注意多休息,不要劳累过度,而且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的表现出也是鼻炎的一个诱发原因。
感冒引起的鼻炎能自愈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感冒造成的鼻炎,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是可以自愈的。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病人,随着感冒的加重,鼻炎症状不经过治疗,是不会自愈的。这种感冒造成的鼻炎,正常是急性鼻炎。一旦发作,病人会表现出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发痒、流眼泪、咳嗽等表现。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头痛头晕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皮炎会造成头痛头晕的,由于在过敏性鼻炎发病期间,鼻腔的黏膜受到损伤,会造成神经末梢受到牵连,因此引发表现出头痛头晕的症状。过敏性鼻炎是比较多见的疾病,患病后会使病人持续性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子阻塞、头晕头痛等表现,可以选择使用抗组胺的药物缓解。
单侧鼻窦炎怎么办?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单侧患有鼻鼻窦炎需要控制炎症感染的情况,防止鼻炎发作严重,要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类的消炎药物。如果鼻腔内部瘙痒的感觉严重,并且鼻塞的症状重的情况下,也要用到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缓解或采取生理盐水对鼻腔内部进行冲洗。鼻窦炎病人会有打喷嚏、流鼻涕、头晕的症状。
慢性鼻窦炎可以根治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鼻窦炎是否能根治,也要看一看鼻窦炎严重的程度,有一些比较轻的,可以经过保守治疗,比如说,鼻腔使用一些血管收缩的药物,然后口服切诺胶囊,能够促进,鼻窦脓性分泌物的排出,再有就是可以进行鼻腔冲洗的综合治疗,但有一些炎症比较严重的,鼻窦窦口堵塞比较严重,黏膜水肿比较严重。
鼻窦炎会经常流鼻血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窦炎一般不会经常流鼻血的。鼻窦炎的症状主要是鼻塞、头痛,严重的会表现出恶心发烧的症状。也有时会有鼻出血的情况。经常流鼻血,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饮食习惯不好,造成了上火,鼻粘膜干燥,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引发鼻出血。经常发生流鼻血,要及时去医院查个血常规,排除一下血液疾病。平时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鼻窦炎怎么治?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临床上可将鼻窦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于轻度鼻窦炎病人,一般主张采用减充血剂和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鼻窦窦口的引流,使分泌物尽快排出,改善鼻窦的通气情况;对于中度鼻窦炎病人,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建议口服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如罗红霉素等,如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治疗。要注意休息,防止劳
干燥性的鼻炎怎么治疗
谢洪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干燥性鼻炎,是由于长期慢性、刺激性因素,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分泌物减少,出现鼻腔干燥、鼻腔灼热感等不舒服的感觉。干燥性鼻炎治疗,首先要避免刺激性因素,比如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或者雾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口罩,同时使用鼻腔冲洗,湿润鼻腔黏膜,减少花粉、尘土、粉尘在鼻腔里沉积。还可以使用湿润油剂,比如复方薄荷油、石蜡油,这些药物局部起到
哪些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黄水清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首先如果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是病情逐渐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次,如果患者鼻腔内解剖形状改变,譬如鼻中隔偏曲以及其它的一些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这些患者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具体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通过医生的评估。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有联系吗
李利 主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同一疾病在上呼吸道的两种不同表现。在治疗过敏性哮喘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时候,患者如果同时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则可以同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平时应保持避免接触过敏源,饮食也应注意清淡,避免过于油腻。
小儿过敏性鼻炎咋办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首先需要避免已知的过敏性东西,比如过敏的食物或者是粉尘、灰尘、猫狗毛之类的。其次,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口服抗过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者也可以鼻喷一些药物,例如可以喷抗抗组胺类的药物,也可以鼻喷激素类的药物等。
鼻窦炎需要做手术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鼻窦炎一般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大部分的急性鼻窦炎,是不需要做手术的。主要是依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急性鼻窦炎诱发了严重的眼眶或者是颅内的并发症,出现急性的脑膜炎,甚至会有脑脓肿的情况,需要及时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是药物治疗之后,效果不是很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生理盐水能治疗鼻炎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生理盐水可以冲洗鼻腔。生理盐水有着保持鼻腔湿润、清理鼻腔分泌物和解决鼻腔干燥的效果,对鼻炎以及鼻窦炎治疗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鼻炎比较严重,应该选择正规抗炎治疗。如果鼻炎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三甲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