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腰痛怎么回事
后腰痛的原因多样,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病变相关的腰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内脏器官疾病相关的肾脏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姿势不良、外伤等其他原因,不同原因在发病年龄、性别、诱因等方面各有特点。
一、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
1.腰肌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弯腰工作等,会使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导致腰肌劳损。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出现后腰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休息后可缓解,但劳累后易复发。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工作的人群更易患病;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姿势不当是重要诱因。
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原因可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后腰痛。常见于30-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长期弯腰劳作、妊娠、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患者除了后腰痛外,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例如,一些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腰部承受过大压力,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脊柱病变相关原因
1.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骨质增生。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增生的骨质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引起后腰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快,更容易发生腰椎骨质增生。长期过度使用腰部、肥胖等因素会加速腰椎的退变,从而促进骨质增生的发生。
2.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多见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早期可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脊柱会逐渐强直。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HLA-B27阳性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三、内脏器官疾病相关原因
1.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盂肾炎除了后腰痛外,还常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肾结石引起的后腰痛通常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可放射至下腹部,同时可能伴有血尿等症状。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方面,女性肾盂肾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尿道短、直,容易逆行感染有关;肾结石的发生与代谢、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男性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少、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等是肾结石的诱因。
2.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来说,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也可能引起后腰痛。盆腔炎除了后腰痛外,还可能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后腰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在月经期间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到妇科疾病的影响,年龄上育龄女性较为常见。
四、其他原因
1.姿势不良:长期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会改变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导致腰部肌肉受力不均,引发后腰痛。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一些经常低头看手机的人,容易出现含胸驼背的姿势,进而引起后腰痛。
2.外伤:腰部受到外力撞击,如摔倒、车祸等,可能导致腰部肌肉、骨骼等组织损伤,引起后腰痛。外伤后的疼痛程度和表现因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外伤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严重外伤可能会影响腰部的活动功能。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外伤导致后腰痛,性别无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