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与鼻炎区别有哪些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发病部位在鼻窦,由感染、过敏等引发,有局部和全身症状,病程分急慢性,诊断靠病史等;鼻炎是鼻腔黏膜及下组织炎症,发病部位在鼻腔,由多种因素引发,有相应症状,病程有不同转归,诊断靠病史等及过敏原检测,二者在定义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病程转归、诊断方法上均有区别。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1.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发病部位在鼻窦。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因过敏、鼻窦结构异常等因素诱发。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生活中长期处于污染环境、免疫力低下者易患。例如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善,呼吸道感染等易引发鼻窦炎;成年人若有过敏性鼻炎未有效控制,也易继发鼻窦炎。
2.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鼻腔。病因有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病毒、细菌感染、气候变化、鼻腔结构异常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过敏体质者、长期接触污染空气或刺激性物质者更易罹患。比如花粉季节过敏体质者易因接触花粉引发鼻炎;长期在工业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鼻腔长期受刺激也易患鼻炎。
二、症状表现
1.鼻窦炎: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多因鼻窦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且鼻塞程度可能较重,可影响呼吸;流脓涕,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颜色可为黄色、绿色等;头痛,不同鼻窦发病头痛部位不同,如额窦炎多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明显,午后减轻;还可有嗅觉减退等症状。全身症状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表现。儿童鼻窦炎除局部和全身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家长密切观察。
2.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鼻塞;流涕,清水样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可为黏液性或脓性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常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次数较多;鼻痒,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内多有明显瘙痒感。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有头痛、嗅觉减退等,但一般不如鼻窦炎明显。儿童鼻炎患者可能因鼻痒出现搔抓鼻部等动作,还可能因鼻塞影响睡眠,导致睡眠不安、张口呼吸等情况。
三、病程与转归
1.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病程一般<12周,若及时规范治疗,多数可治愈;若治疗不彻底等,可转为慢性鼻窦炎,病程>12周,易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慢性鼻窦炎还可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段患者病程及转归有差异,儿童鼻窦炎相对成年人更易转为慢性,因儿童鼻窦发育未成熟,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等。
2.鼻炎:过敏性鼻炎呈发作性,接触过敏原时发作,脱离过敏原后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感染性鼻炎若及时治疗,急性感染性鼻炎多可治愈,少数可转为慢性鼻炎。儿童鼻炎中过敏性鼻炎较为常见,且随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过敏性鼻炎可能有自然缓解趋势,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或发展为鼻窦炎等其他疾病。
四、诊断方法
1.鼻窦炎:主要依靠病史、症状、鼻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鼻窦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等;鼻窦CT可清晰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鼻窦炎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可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
2.鼻炎:病史询问很重要,了解发病诱因、症状特点等;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状态,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多呈苍白、水肿状;过敏原检测对过敏性鼻炎诊断有重要意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帮助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及进行针对性治疗。儿童过敏原检测需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