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钙的症状有哪些及补充
儿童缺钙有骨骼和神经肌肉方面的症状,可通过饮食、钙剂、维生素D补充,特殊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基础疾病及过敏体质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儿童缺钙的症状
1.骨骼方面
婴儿期:常见颅骨软化,表现为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有弹性感,类似压乒乓球的感觉;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门在1-1.5岁闭合,缺钙婴儿可能延迟至2-3岁甚至更晚;出牙迟缓,正常婴儿4-10个月开始出牙,缺钙婴儿可能10个月后仍未出牙,且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等。
幼儿及儿童期:可能出现鸡胸、漏斗胸,胸廓外形异常;O型腿或X型腿,即双腿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O型腿),或两膝能相碰而两足内踝不能靠拢(X型腿);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等,影响身体正常形态和功能。
2.神经肌肉方面
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啼哭、易惊醒,这是因为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孩子睡眠不安稳;多汗,与室温无关,尤其头部出汗多,汗液刺激头皮引起小儿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肌张力低下,孩子运动发育迟缓,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晚。
二、儿童缺钙的补充
1.饮食补充
乳类及乳制品: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钙来源,其中钙磷比例适宜,利于钙的吸收。配方奶粉也富含钙,是母乳不足时的良好替代。对于1岁以上幼儿,每天应保证300-500ml的奶量。此外,奶酪、酸奶等乳制品也是钙的优质来源,如每100g奶酪中钙含量较高,且容易被幼儿接受。
富含钙的辅食:6个月以上婴儿可逐渐添加辅食,如豆腐,每100g豆腐约含164mg钙;深绿色蔬菜,像菠菜每100g约含66mg钙,但菠菜中的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在烹饪前可先焯水去除部分草酸;坚果类,如芝麻,每100g芝麻含钙量可达780mg左右,但坚果不宜给幼儿过早过多食用,避免窒息风险。
2.钙剂补充
当通过饮食无法满足钙的需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例如碳酸钙,含钙量较高,但需要在胃酸作用下解离为钙离子才能被吸收,所以适合在饭后服用。葡萄糖酸钙刺激性相对较小,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选择钙剂时,要注意钙剂的元素钙含量,根据儿童年龄和缺钙程度合理选择剂量。一般来说,0-6个月婴儿每天钙需求量约为200mg,7-12个月约为250mg,1-3岁约为600mg等,可根据具体需求量选择合适的钙剂补充量。
3.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所以在补充钙的同时,往往需要补充维生素D。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可通过晒太阳来合成维生素D,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可使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过强导致皮肤损伤。也可选择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充,如维生素D滴剂等,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以保证钙的有效吸收。例如,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自身维生素D储存不足且生长发育快,更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一般出生后数天就需要开始补充,剂量可能相对较大,需遵循医生指导。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类儿童钙需求相对更高,且自身维生素D储存不足,出生后需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密切监测血钙水平,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补充剂量,因为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与足月儿有所不同,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钙吸收的儿童,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需要选择更易吸收的钙剂形式,并且要同时治疗基础疾病,以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
3.过敏体质儿童:部分儿童可能对某些钙剂中的成分过敏,在选择钙剂时要特别注意,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应避免选择含有牛奶成分的钙剂,可选择植物来源的钙剂或经过医生评估的特殊钙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