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腰肌劳损怎么办
腰肌劳损可通过充分休息、保持正确姿势、物理治疗(热敷、按摩)、康复锻炼(腰部伸展运动、腰部力量训练)来应对,严重时需就医,儿童优先非药物治疗。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一)充分休息
急性发作期应尽量多休息,避免久站、久坐或长时间弯腰等加重腰肌负担的动作。休息能让劳损的腰肌有机会缓解紧张状态,例如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白天也可适当安排短时间的平卧休息,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工作1小时左右就应起身活动5-10分钟,活动时可做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像左右转动腰部、轻轻前后弯腰等,以减轻腰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的程度。
(二)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正确。站立时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腰部挺直;坐姿要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椅子,保持腰部紧贴椅背,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双脚平放在地面;睡姿可选择仰卧位时在膝下垫一个薄枕,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侧卧位时使脊柱保持一条直线。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姿势的规范性,因为错误姿势会不断加重腰肌劳损程度,例如建筑工人在搬抬重物时,要保持腰部挺直,利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弯腰直接搬起重物,这能有效避免腰肌过度受力。
二、物理治疗
(一)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对于中老年腰肌劳损患者,由于其身体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热敷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减轻疼痛和肌肉僵硬。不过,皮肤有破损、感觉迟钝的人群要谨慎使用热敷,避免烫伤。
(二)按摩
适度的按摩能放松腰肌。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腰部按摩,也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的腰部揉搓。专业按摩时,按摩师会采用揉、按、推等手法,从腰部两侧肌肉开始,由下向上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自己按摩时,可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腰部,进行环形按摩,力度以自身能承受的舒适感为准。但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器质性病变的人群,按摩要谨慎,需先咨询医生意见,以免加重病情。
三、康复锻炼
(一)腰部伸展运动
1.猫式伸展:双膝和双手着地,呈跪姿,然后缓慢地拱起背部,再放松背部,重复10-15次。这种运动可以有效拉伸腰部肌肉,增强腰部柔韧性,适合各年龄段腰肌劳损患者,尤其对办公室久坐人群非常有益,因为久坐会导致腰部肌肉缩短,猫式伸展能很好地改善这种情况。
2.仰卧抱腿:仰卧位,双腿伸直,慢慢将一条腿屈膝抱向胸部,保持10-15秒后换另一条腿,重复10次左右。该运动能拉伸腰部后侧肌肉,缓解腰肌紧张。对于有腰部病史的人群,在进行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不适加重。
(二)腰部力量训练
1.小飞燕:俯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将头部、胸部和双腿抬起,像飞燕一样,保持3-5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小飞燕运动可以增强腰部深层肌肉力量,对于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腰部急性疼痛发作期的人群,应避免进行小飞燕运动,待疼痛缓解后再逐步开始。
2.平板支撑:双肘和双脚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30-60秒为一组,可进行3-4组。平板支撑能锻炼核心肌群,包括腰部肌肉,有助于增强腰部的稳定性。不过,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血压变化,若出现头晕等不适要立即停止。
四、就医与药物辅助(若需)
如果腰肌劳损症状较为严重,经过休息、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等保守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考虑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来处理腰肌劳损问题,如通过调整生活姿势、适当的轻柔康复锻炼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尽量避免使用药物,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