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肌肉酸痛怎么回事
腰部肌肉酸痛常见原因包括肌肉劳损(长期不良姿势、过度运动)、腰椎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其他因素(受寒受潮、内脏疾病牵涉痛),评估与检查有体格检查(观察外形、按压找压痛、查活动度)和影像学检查(X线看骨骼结构、CT显腰椎间盘等、MRI分辨率高显软组织情况)。
一、腰部肌肉酸痛的常见原因
(一)肌肉劳损
1.长期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弯腰、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如办公室职员长期坐着办公,腰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就容易引发劳损,导致酸痛。年龄增长会使肌肉弹性和耐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劳损;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在孕期腹部重量增加,也可能改变腰部姿势引发肌肉劳损。
2.过度运动: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方式不当,如过度进行仰卧起坐、举重等锻炼腰部肌肉的运动,会导致腰部肌肉拉伤或疲劳性损伤,出现酸痛。运动时未充分热身,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不够,也容易受伤引发酸痛。对于儿童,过度运动可能影响骨骼肌肉发育,需注意运动适度;老年人运动时更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腰部肌肉问题。
(二)腰椎病变
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可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腰部肌肉酸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年龄较大的人群椎间盘退变明显,更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腰部承受压力大,也增加了患病风险。孕妇由于腰部负担加重,也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的腰部肌肉酸痛。
2.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增长,腰椎椎体出现骨质增生,会刺激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导致腰部肌肉酸痛,活动时症状可能加重。肥胖人群腰部承受的压力更大,会加速腰椎骨质增生的进程,进而引发腰部肌肉酸痛;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等问题,骨质代谢异常,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腰椎骨质增生及腰部肌肉酸痛。
(三)其他因素
1.受寒受潮:腰部受到寒冷刺激,如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吹空调风扇直吹腰部等,会引起腰部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肌肉酸痛。潮湿的环境会使腰部皮肤散热加快,也容易引发肌肉酸痛。女性在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寒冷潮湿的影响出现腰部肌肉酸痛;老年人的身体调节能力减弱,对寒冷潮湿的耐受度降低,更易因受寒受潮出现腰部问题。
2.内脏疾病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也可引起腰部肌肉酸痛,如肾脏疾病(肾炎、肾结石等)、妇科疾病(盆腔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的腰部酸痛多为深部胀痛,可伴有血尿等症状;妇科疾病引起的腰部酸痛常伴有下腹部不适等症状。对于有内脏疾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腰部肌肉酸痛需警惕牵涉痛的可能,要及时排查相关内脏疾病。
二、腰部肌肉酸痛的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腰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腰部外形、有无畸形,按压腰部肌肉寻找压痛部位,检查腰部的活动度等。例如按压腰部某一肌肉时患者出现明显疼痛,可初步判断该部位肌肉可能存在问题。对于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检查时要注意力度,防止造成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观察腰椎的骨骼结构,如有无骨质增生、腰椎间隙是否变窄等情况,有助于排查腰椎的骨性病变。但X线对于早期椎间盘突出等软组织病变显示不够清晰。儿童进行X线检查要注意辐射防护;老年人若有骨质疏松,X线检查可辅助评估骨骼状况。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椎体等结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等。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孕妇一般不首选CT检查,如需进行要权衡利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含碘对比剂进行CT检查需谨慎。
3.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脊髓、神经等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MRI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MRI检查。儿童进行MRI检查时要做好安抚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老年人若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需提前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