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区别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病因与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等有关,病理表现为肝脏肿大等,早期多无症状,后期有相关症状,靠影像学等诊断,治疗强调非药物干预;酒精肝是长期大量饮酒致的肝脏疾病,病理有阶段性,早期等有相应表现,诊断结合饮酒史等,治疗首要戒酒,预防分别针对两者有不同措施,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定义与病因
1.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肥胖人群因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过多脂肪沉积于肝脏易引发脂肪肝;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脂代谢失衡,也可导致脂肪在肝脏蓄积;长期高脂饮食使得摄入脂肪远超肝脏代谢能力,同样会促使脂肪肝形成;此外,缺乏运动、长期大量饮酒(但此处酒精肝另有病因,需注意区分)等也与脂肪肝发生有关。
2.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在肝细胞内代谢为乙醛,乙醛具有毒性,会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长期大量饮酒逐步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
二、病理表现
1.脂肪肝:肝脏大体病理表现为肝脏肿大,颜色稍黄或正常,切面油腻感。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大量脂肪空泡沉积,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度。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占肝小叶的1/3-1/2,中度为1/2-2/3,重度则超过2/3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2.酒精肝:病理变化具有一定阶段性,早期多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此时肝脏病理改变与一般脂肪肝类似,可见肝细胞内脂肪空泡沉积;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除了脂肪变性外,还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酒精性肝纤维化,肝内纤维组织增生;最终严重时可形成肝硬化,肝脏结构被破坏,假小叶形成等。
三、临床表现
1.脂肪肝: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仅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等体征。一般来说,肥胖相关性脂肪肝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肥胖相关表现,如体重超标等;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可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等。
2.酒精肝:早期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隐痛等表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症状相对较明显,可有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查体可发现肝脏肿大、有压痛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除了有上述一些表现外,还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严重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四、诊断方法
1.脂肪肝: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肝脏回声增强等脂肪肝特征性表现,诊断敏感性较高;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降低,有助于诊断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此外,肝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临床研究或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使用。同时,需要结合病史、血糖、血脂等检查综合判断,如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更易患脂肪肝。
2.酒精肝:诊断需结合饮酒史,一般来说有长期大量饮酒史(通常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持续5年以上;或短期内大量饮酒,每日饮酒酒精量超过80g,持续2周左右)是重要依据。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清学检查可见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较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即AST/ALT比值常大于2,这是酒精肝的一个特点;此外,还可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戒断反应相关的α1-抗胰蛋白酶等指标协助诊断;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也可发现相应肝脏病变表现,肝活检对于明确酒精肝的病理阶段等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与预防
1.脂肪肝:治疗上首先强调非药物干预,对于肥胖相关性脂肪肝,关键是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如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摄入)和适量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来减轻体重,一般体重下降5%-10%可使脂肪肝有所改善;对于糖尿病性脂肪肝,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同时要避免滥用药物等可能损伤肝脏的因素。对于少数重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明显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下使用一些保肝药物,但非主要治疗手段。
2.酒精肝:首要的是严格戒酒,这是治疗酒精肝的关键措施,戒酒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在营养支持方面,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修复;对于有肝脏炎症等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些保肝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但同样以戒酒为基础。预防方面,脂肪肝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酒精肝则主要是避免长期大量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可降低酒精肝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肥胖的儿童脂肪肝患者,家长要注意引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高热量零食摄入,鼓励孩子进行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度肥胖导致的脂肪肝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其肝脏健康及生长发育;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中年男性,要注意关注自身肝脏状况,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如B超等,以便早期发现酒精肝相关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状态易加重脂肪肝病情,同时在饮食和运动方面要综合管理,兼顾血糖控制和脂肪肝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