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等部位发生出血的情况。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为多样。肠道本身的疾病是常见原因,像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复刺激肠黏膜会导致其破损出血;肠道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表面破溃也会引发出血;还有肠息肉,息肉质地较脆,容易受摩擦等因素影响而出血。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下消化道,导致出血,比如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功能,使肠道小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出血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轻者可能仅在粪便中检测到潜血,重者会出现大量鲜血便,甚至引发休克。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黑便,或者伴有腹痛、腹泻、发热、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出血量较大时,不要自行判断和处理,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