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有生命危险吗
心脏房颤具有一定生命危险,其可引发脑栓塞(非瓣膜性房颤年发生率约5%,高龄等高危因素时更高,可致脑中风等严重后果)、导致心力衰竭(风险比无房颤者高5倍左右,可致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及增加死亡风险)、与心血管事件关联密切(发生心肌梗死风险是非房颤者2倍左右),不同人群危险程度有别,需积极规范治疗管理来降低危险概率。
一、房颤引发脑栓塞的相关情况
房颤时心房收缩异常,左心房内血流缓慢,容易形成附壁血栓。据相关研究统计,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年发生率约为5%左右,而合并有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时,风险会进一步升高。例如,年龄大于75岁的房颤患者,脑栓塞的年发生率可高达10%以上。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脑动脉,就会阻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引发脑中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二、房颤导致心力衰竭的情况
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如果控制不佳,过快的心室率会使心脏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肌重构,引起心力衰竭。有数据显示,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比无房颤者高5倍左右。心力衰竭发生后,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且随着病情进展,死亡率也会明显增加。
三、房颤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
房颤患者由于心房电活动紊乱,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这些因素都会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上升。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2倍左右。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大量坏死,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对于不同人群,房颤带来的生命危险程度有所不同。高龄患者(年龄≥75岁)本身各脏器功能衰退,发生房颤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女性房颤患者在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房颤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病情往往更为复杂,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房颤患者需要积极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包括控制心室率、抗凝预防血栓形成等,以降低生命危险发生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