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吐血后应立即保持正确体位,尽快就医评估,明确原因针对性处理,一般需住院观察,之后采取预防复发措施并定期复查,如消化性溃疡患者要规律饮食、按医嘱服药,肝硬化患者要休息、戒酒等,不同病因导致的吐血有相应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立即保持正确体位
1.体位选择:若发生吐血,应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仰卧,防止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儿童,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同样是为了防止血液误吸。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误吸风险更高,更需特别注意体位调整。
二、尽快就医评估
1.及时就诊:吐血是较为严重的症状,无论吐血的量多少,都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有特殊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是否有剧烈呕吐、是否有服用特殊药物等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来初步判断吐血的原因。例如,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出现吐血,可能与溃疡活动出血有关;而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吐血则需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
三、明确吐血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1.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如果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吐血,胃镜检查可明确溃疡部位及出血情况。在治疗上,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内镜下治疗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
2.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肺结核咯血:若吐血是由肺结核引起,会进行抗结核治疗等。对于儿童肺结核患者,要遵循儿科抗结核治疗的规范,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支气管扩张咯血: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咯血,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止血等治疗措施,同时针对支气管扩张的基础病情进行处理。
四、后续观察与预防
1.住院观察:一般吐血患者需住院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吐血的量、颜色等变化。对于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更需加强监测。
2.预防复发:明确病因后,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消化性溃疡患者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按医嘱规律服药;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戒酒等。同时,定期复查也很重要,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