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肝硬化可通过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及失血等途径引发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与营养缺乏(叶酸、维生素B缺乏)、铁代谢异常有关;红细胞破坏增加涉及血管因素(内皮损伤、脾功能亢进致红细胞破坏)、氧化应激(自由基攻击致膜损伤);失血包括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主)及其他部位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增多等)。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营养缺乏相关:肝硬化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缺乏较为常见。肝硬化时肝脏对叶酸的摄取、储存及代谢等过程异常,且患者食欲减退,摄入减少,而叶酸是DNA合成过程中重要的辅酶,维生素B也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缺乏时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例如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叶酸缺乏,约10%-20%存在维生素B缺乏。
2.铁代谢异常: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铁代谢紊乱,表现为铁利用障碍。一方面,炎症状态下机体的铁调素水平升高,铁调素可抑制肠黏膜对铁的吸收及巨噬细胞释放铁,从而导致铁的利用减少;另一方面,肝硬化患者常合并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胃肠道淤血,影响铁的吸收,同时慢性失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也会进一步加重铁缺乏,影响红细胞生成。
二、红细胞破坏增加
1.血管因素:肝硬化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导致红细胞在通过肝脏及脾脏等器官时受到机械性损伤。此外,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较为常见,脾脏肿大,脾窦扩张,红细胞在脾脏内滞留时间延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引发溶血性贫血相关表现。研究表明,约50%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破坏增多。
2.氧化应激:肝硬化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增强,自由基产生过多,而红细胞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相对不足,过多的自由基会攻击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膜损伤,容易被破坏。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不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使得红细胞氧化损伤加重,破坏增加。
三、失血
1.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曲张的静脉破裂后会引起大量出血,导致循环中红细胞丢失,从而引发失血性贫血。每次大量出血都会迅速使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若反复出血则会慢性消耗体内的红细胞储备。据统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中,约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2.其他部位出血: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虽然出血量相对较少,但长期慢性失血也会逐渐导致贫血。此外,女性肝硬化患者月经增多也可能是失血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时,月经出血不易止住,进一步加重失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