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的症状
心脏房颤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心房失有效收缩、心室率不规则致心脏泵血功能变化引发主观心悸,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气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致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不良生活习惯等会加重)、乏力(心脏有效射血减少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有基础心脏病病史者更显著)、头晕或眼前发黑(心室率不规则、心输出量减少致脑供血不足,老年人、有低血压病史者更易出现)、胸闷(心脏节律异常致心肌耗氧供氧失衡,高压力状态、血压控制不佳者更易加重)。
1.心悸
患者常感觉心跳不规则、心慌,自己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这种情况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更明显。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室率不规则,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患者主观上的心悸感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房颤引起的心悸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比如影响睡眠、活动耐力等;年轻人群如果因某些诱因(如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引发房颤,也会出现明显心悸。
2.气短
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稍微活动就可能出现气喘的情况。这是因为房颤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可能出现淤血,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本身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加重气短的症状。例如长期吸烟者,肺部功能本就受到一定影响,再合并房颤时,气短症状会更加明显。对于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脏负担加重,合并房颤时气短症状可能会更为突出。
3.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房颤时心脏的有效射血减少,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不同病史的患者表现可能不同,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合并房颤后乏力症状会更加显著。比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心脏供血已经存在问题,再加上房颤,心脏泵血进一步减少,乏力症状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如原本能正常上下楼梯,患病后可能爬几层楼就会感到极度乏力。
4.头晕或眼前发黑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甚至眼前发黑的情况,这是因为房颤时心室率不规则,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在年龄因素上,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脑供血本身相对不足,合并房颤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患者有低血压病史,合并房颤时头晕等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本身血压就偏低,再加上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会更明显。
5.胸闷
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感等不适。这是由于心脏节律异常,心肌耗氧量与供氧量失衡导致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合并房颤时胸闷症状可能会更易出现,因为精神压力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心脏的功能。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合并房颤,胸闷症状可能会加重,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房颤又影响心脏泵血,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胸闷等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