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心脏骤停时需先判断环境与患者情况,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等提示心脏骤停,要启动急救系统并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成年、儿童、婴儿不同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AED到达后按提示操作,还需注意儿童、老年人、孕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心肺复苏的不同事项。
一、判断环境与患者情况
1.首先迅速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保自身及患者不受二次伤害。同时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若没有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心脏骤停,需立即启动急救程序。
二、启动急救系统并进行心肺复苏
1.启动急救系统:
对于成年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为120),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现场有他人,可让其协助拨打急救电话并取AED。
对于儿童患者,若现场只有一名施救者,应先进行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然后再拨打急救电话并取AED。婴儿则采用双指法进行胸外按压。
2.胸外按压:
成年患者:将患者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膝跪地,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重叠其上,双臂伸直,凭借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儿童患者:用一只手掌根部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频率同样为100次/分钟-120次/分钟。婴儿则用两手指进行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频率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3.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成年患者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下颌向上抬起,使气道打开。儿童和婴儿开放气道时头部抬起程度要适当,避免过度后仰导致气道梗阻加重。
进行人工呼吸:成年患者每次人工呼吸要持续1秒以上,保证胸廓明显起伏,每次人工呼吸通气量约500-600毫升。儿童和婴儿人工呼吸通气量要适中,避免过度通气。
三、使用AED
1.当AED到达现场后,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一般步骤为打开AED电源,将电极片按照提示粘贴在患者胸部适当位置,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电击除颤,在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时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脏骤停原因与成人不同,更多与先天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相关。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特别注意操作力度和部位的准确性,因为儿童骨骼肌肉等组织较脆弱,过度用力可能造成损伤。婴儿的心肺复苏操作要更加轻柔且精准,严格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进行。
2.老年人: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生心脏骤停时,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比如高血压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血压的变化等情况,且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恢复可能相对困难,要持续坚持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3.孕期女性:孕期女性发生心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因按压等操作对胎儿造成影响。在操作胸外按压时要尽量避开腹部,按照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进行,同时尽快寻求专业急救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