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狼疮性肾炎有肾脏、全身及血液系统等多方面表现。肾脏表现有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成年患者可致肾功能不全)、血尿(分镜下和肉眼,女性经期需排除月经血污染,儿童需解释原因)、水肿(从眼睑颜面部始,机制与滤过率、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生活方式需限水盐,老年要防并发症)、高血压(加重肾损害,儿童影响血压调控发育,成年加速肾功能恶化);全身表现有发热(自身免疫反应致炎症因子释放,不同年龄表现不同)、皮肤黏膜表现(蝶形红斑等,需防晒,黏膜溃疡儿童影响进食、成年影响生活质量)、关节肌肉表现(关节疼痛肿胀、肌肉无力,生活要注意关节休息活动,女性经期前后、老年需特殊关注)、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等,儿童影响营养摄入、成年影响生活工作);血液系统表现有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儿童影响生长发育体力、老年加重虚弱)、白细胞减少(易感染,儿童防感染更严、老年感染风险高)、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儿童活动需防护、老年加强皮肤护理)。
一、肾脏相关表现
1.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炎常见的肾脏表现之一。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血浆蛋白漏出增加。在儿童患者中,蛋白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身体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长期大量蛋白尿会使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而成年患者若长期大量蛋白尿控制不佳,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
2.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发现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则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血尿的产生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影响血尿的观察和判断,需要排除月经血污染尿液的情况;儿童患者出现血尿时,家长往往比较紧张,需要向家长血尿产生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
3.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水肿的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以及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在生活方式方面,水肿患者需要注意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避免加重水肿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水肿可能会影响其活动能力,需要协助其进行适当的活动,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4.高血压:狼疮性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若合并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其血压正常调控机制的发育,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成年患者高血压若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二、全身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发热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激活,导致体内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引起。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发热时可能精神状态改变更为明显,需要注意观察其精神、食欲等一般情况;老年患者发热时,机体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要警惕隐匿性感染等情况。
2.皮肤黏膜表现
红斑:典型的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常见的皮肤表现,表现为双侧面颊部对称性的红斑,形似蝴蝶。此外,还可能出现盘状红斑等。皮肤红斑的出现与自身抗体攻击皮肤组织有关。对于有皮肤红斑的患者,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加重红斑和病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需要做好防晒措施,如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黏膜溃疡:口腔或鼻腔黏膜可能出现溃疡,这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累及黏膜组织有关。儿童患者发生黏膜溃疡时,会影响其进食,需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使用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成年患者黏膜溃疡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需要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3.关节肌肉表现:多数患者有关节疼痛、肿胀,可累及多个关节,以小关节为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无力。关节肌肉症状与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关节和肌肉组织有关。在生活方式上,患者需要注意关节的休息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关节肌肉损伤。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关节肌肉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护理建议;老年患者关节肌肉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出现相关症状时要注意与退行性关节病等相鉴别。
4.消化系统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这可能与胃肠道黏膜受累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需要保证其合理的营养供给;成年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饮食结构等。
三、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较为常见,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的原因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自身抗体介导的溶血等。儿童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能力,需要关注其贫血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老年患者贫血会加重其身体虚弱状态,需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
2.白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容易发生感染。白细胞减少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骨髓抑制等因素有关。对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也在下降,白细胞减少时感染风险更高,需要密切观察其感染征象。
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可出现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与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等因素有关。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外伤,防止出血加重。儿童患者在活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磕碰;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更容易出现瘀斑等情况,要加强皮肤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