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急腹症,其危险期分早期(发病后12周)和后期(发病后24周甚至更长)两个阶段。早期主要威胁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呼吸功能障碍,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受影响;后期主要威胁为感染、胰瘘和肠瘘、胃肠道出血,儿童和肥胖人群影响较大。危险期长短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针对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应对措施包括密切监测、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危险期概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其危险期通常指患者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的时间段。一般来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期大致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二、早期危险期
1.时间范围:发病后的12周。
2.主要威胁及原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胰腺组织的大量坏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例如,炎症介质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灌注和功能。
休克:由于胰腺周围大量渗出、呕吐、禁食等原因,患者可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时,炎症介质还可引起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休克的程度。
呼吸功能障碍:炎症介质可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3.特殊人群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器官功能储备较差,在早期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对休克和呼吸功能障碍的耐受性更低。因此,老年人在早期危险期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积极的治疗。
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早期更容易因全身炎症反应和休克等因素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死亡风险。
三、后期危险期
1.时间范围:发病后的24周甚至更长时间。
2.主要威胁及原因:
感染:胰腺坏死组织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胰腺脓肿或感染性胰腺坏死。感染可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此外,长期禁食和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胰瘘和肠瘘:胰腺组织的坏死和炎症可破坏胰管和肠道,导致胰液和肠液外漏,形成胰瘘和肠瘘。胰瘘和肠瘘可引起腹腔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周期。
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胃肠道出血。此外,胰腺周围血管的腐蚀和破裂也可引起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后期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同时,儿童的营养需求较高,胰瘘和肠瘘等并发症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肥胖人群:肥胖患者的腹腔脂肪较多,炎症容易扩散,增加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肥胖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差,在后期更容易出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四、影响危险期长短的因素
1.病情严重程度:胰腺坏死范围越大、炎症反应越强烈,患者的危险期越长。例如,伴有大面积胰腺坏死的患者,其出现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危险期也相应延长。
2.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早期积极的液体复苏、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措施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危险期。相反,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延长危险期。
3.患者自身状况: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危险期的长短。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其身体恢复能力较差,危险期相对较长。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儿童: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心理护理,减轻儿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3.孕妇:孕妇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包括妇产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共同协作。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产科措施。
4.有基础疾病者:对于患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六、应对措施
1.监测:在危险期内,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及腹部体征和影像学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液体复苏:早期积极的液体复苏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键。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3.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怀疑真菌感染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
4.营养支持: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感染的发生。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5.手术治疗:对于胰腺脓肿、感染性胰腺坏死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引流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