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基础心脏疾病和急性加重因素两方面。基础心脏疾病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等引发)、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分别因不同因素致心肌功能异常)、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及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致瓣膜病变影响血流动力学);急性加重因素有感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功能受影响)、心律失常(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影响心输出量等引发)、血容量增加(输液过多过快、钠摄入过多致心脏前负荷加重)、其他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致心脏负荷加重),有基础心脏疾病人群在多种病因下风险更高。

一、基础心脏疾病相关病因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得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功能障碍,是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病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时,易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例如,心肌梗死会直接造成心肌细胞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都可能因病情发展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发病及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冠心病病史且未良好控制病情的人群风险更高。

2.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可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感染如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心肌炎症,长期炎症刺激会逐渐破坏心肌,增加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及成年人都可能患病,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无明显特异性差异,有心肌病家族史或有过病毒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警惕。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心室壁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常见。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肥厚的心肌会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同样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限制型心肌病:心室充盈受限,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心肌,导致心肌纤维化,影响心室充盈,进而引发急性心力衰竭。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特殊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需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3.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由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所致,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例如二尖瓣狭窄会使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肺循环,长期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最终引发右心衰竭,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既往有风湿热病史的人群风险较高,女性在风湿热的发病及瓣膜病变进展上可能有一定特点。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出现退行性改变,如钙化等。瓣膜功能异常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容易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和女性在老年阶段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突出差异,有长期高龄因素的人群需注意心脏瓣膜情况。

二、急性加重因素相关病因

1.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呼吸道后,会导致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机体代谢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同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也会影响心肌功能。例如,肺炎患者由于肺部炎症,气体交换受阻,心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来维持机体氧供,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都是易感人群,男性和女性在呼吸道感染后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无论男女风险都显著升高。

其他部位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通过类似机制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并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不同年龄、性别均可累及,但相关风险因素需根据具体基础情况评估。

2.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的心率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影响心室充盈,降低心脏输出量,同时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显示,心房颤动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其发生风险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并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人群更易发生,男性和女性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需重点关注心律失常情况。

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使心脏跳动过慢,心输出量显著减少,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从而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此类情况在老年人中相对常见,由于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男性和女性在该方面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差异,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3.血容量增加

输液过多过快:在临床治疗中,如果为患者输入液体过多或速度过快,会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前负荷明显加重,超出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功能储备较差,更易因输液不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在输液时需严格控制液体量和速度,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更应谨慎输液,男性和女性在输液相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钠摄入过多:长期高盐饮食或身体调节钠平衡的机制出现问题,导致体内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例如,一些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钠排泄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钠潴留,进而增加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因钠摄入过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但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显著升高。

4.其他因素

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或长期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各个年龄段均可因过度劳累诱发,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过度劳累相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上无明显差异。

情绪激动:强烈的情绪激动如暴怒、过度紧张等,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在情绪激动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风险显著升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一种类型,是慢性心力衰竭急剧恶化或者是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风险高,如不积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可采取以下抢救措施:1、让患者端坐卧位,勿平躺;2、吸氧改善患者缺氧;3、可使用吗啡镇静类药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4、改善患者心功能,包括应用强心药物,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应用利尿药物等,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的紧急处理?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紧急处:1,立即使用强心的药物,一般选择西地兰静脉注射,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而且还可以减慢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对心衰的治疗非常重要。2,使用利尿药物,在急性心衰时需要选择速尿静脉注射,通过快速利尿作用使血容量减少,心脏的前负荷减轻,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3,使用扩血管的药物,一般选择硝
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的原因,就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第一,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第二,风湿性的心脏病,包括二尖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狭窄或者关闭不全。第三,扩张性的心肌病,由于心脏的扩大、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发展到后期也
急性心力衰竭用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衰的处理原则,第一是马上坐下来休息,保持端坐卧位,主要就是下肢下垂,这样减少回心血量。第二,我们使用药物,包括镇静药物,比方说使用吗啡,皮下或者是静脉注射,来保持病人安静状态。第三,需要吸氧,这个吸氧是个特殊的,不但要高流量,同时要通过酒精湿化,起到一种消泡这样的作用,我们最常用的药物是西地兰
急性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是可以缓解病情,让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但如果要完全的治好,还需要了解原发病,比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近期有过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吃盐吃的太多,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头晕、食欲下降、下肢水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衰临床分类分为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缓解。治疗目标: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避免复发,改善预后。一、一般处理:体位:保持半卧位或者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吸氧。
心力衰竭药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利尿剂,利尿剂对缓解心衰症状功不可没,但其作用不持久,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第二,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都能够改善心室的功能,延缓心脏的扩大。第三,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心脏负荷以及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可长
老人心力衰竭吃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人心力衰竭,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利尿药物。能够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也能够利尿减轻机体的水肿。二,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一些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三,强心药物,主要是洋地黄类的,比如地高辛,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四,RAAS抑制剂,包括ACEI和ARB,能够改善心肌的
老年人心力衰竭怎么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年人心力衰竭一定要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首先就应该应用利尿剂,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还要联合应用强心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症状。还要应用减缓心率的药物,也就是美托洛尔,其次就是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以及他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中特别被重视的一类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容易出现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各类不良的预后,一定要进行规范的管理。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肺淤血的症状,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肺淤血的症状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到损害,出现左室收缩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喘憋,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劳力的过程
心力衰竭能吃营心丹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心丹治疗。从北京同仁堂营心丹的组方来看,其由人参、牛黄、蟾酥、丁香、冰片、肉桂、猪胆粉共7味中药组方而成,功效为养心通脉、镇静止痛。人参补气温阳,不仅可大补元气,且能扶助心气;丁香与肉桂则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通脉以止痛;蟾酥可强心开窍、解毒止痛;牛黄、猪胆则清心化痰、开窍醒神;冰片芳香通窍、散郁止痛。全方共奏养心通
心力衰竭需要手术治疗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首选的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判定,比如在心衰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针对心衰的病因进行手术治疗,里包括心肌缺血的手术治疗和其他心肌疾病的手术治疗。对于心肌缺血可以选择冠状动脉的支架手术或者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术,也就是搭桥手术的治疗,来改善心肌的供血,从而治疗心肌衰竭。而对于心肌疾病,比如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要根据发病部位、起始时间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左心衰和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左心衰经常表现为进行性的活动耐量的降低、喘憋、乏力等情况。右心衰往往表现为肝区不适、胸腹积水、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急性左心衰则表现为突然喘憋、坐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低血压、烦燥,甚至猝死,所以心衰的表现不一而足,
轻度心力衰竭的症状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轻度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的乏力、喘息,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肺淤血,在正常休息时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当患者活动后肺部的氧气交换不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轻度的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喘息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伴有双下肢的轻度水肿。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能否治好,取决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具体原因。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有部分患者是短期的心力衰竭,而且有明显的诱因,这一部分人群的心力衰竭能够治愈。而大多数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慢性疾病,比如说冠心病、风心病等,此类患者发生了心力衰竭是无法治愈的。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一种急重症危重症,在发病时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急救治疗,治疗的原则需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症状,到医院后需要尽快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还需要抽血查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等,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尽量避免症状持续加重,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