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危害有什么
室性早搏有诸多危害,对心脏功能有影响,会使心脏收缩不协调、心输出量减少,影响老年人心脏功能还会加重负担增心衰风险;会引发心悸不适、胸闷胸痛等症状;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长期可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有器质性心脏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受影响更甚。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室性早搏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会使心脏收缩不协调,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存在频繁室性早搏的患者,其心脏的射血分数可能会下降,而射血分数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射血分数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若降低会影响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对于老年人而言,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就相对较弱,室性早搏对其心脏功能的不良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二、引发相关症状
1.心悸不适:患者会经常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有明显的心慌、心跳落空感等,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对自身身体状况较为敏感的人群,如女性更年期患者,这种心悸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从而干扰其日常的工作、休息等活动。
2.胸闷胸痛:部分室性早搏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脏供血受到影响,心肌供血不足时就会引发这些不适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其胸闷、胸痛的症状,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三、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长期的室性早搏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其他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心室颤动,会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如患有心肌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室性早搏更容易诱发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进行干预。对于年轻人群,如果本身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酗酒等,室性早搏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