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的症状
早搏是常见心律失常,症状多样,包括心悸(自觉心脏不规则、提前跳动)、心跳暂停感(部分患者感觉心脏停顿后继续跳动)、胸闷(影响泵血致供血不足)、乏力(心脏泵血效率降低致全身供血不足)、头晕(严重早搏致心输出量减少引发脑供血不足),部分无自觉症状仅体检发现,有些有气短、心前区不适等表现,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更易出现相关症状。
心悸:这是早搏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自觉心脏跳动不规则、提前跳动,能明显感觉到心脏的异常搏动。例如,健康人在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等情况下可能出现偶发早搏,此时会感觉到短暂的心悸不适。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早搏,也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出现心悸,玩耍状态改变后可能仍有感觉。
心跳暂停感:部分早搏患者会感觉心脏有停顿感,好像心脏突然停跳了一下又继续跳动。比如,发生室性早搏时,心室提前收缩,心房的血液不能及时有效地进入心室,就可能让患者产生心跳暂停的感觉。在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有所减退,若出现早搏,更易察觉到这种心跳暂停感。
胸闷:早搏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心脏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引起胸闷症状。有些患者会感觉胸部发闷、憋气,尤其是在早搏频繁发作时,胸闷感可能会更明显。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早搏引发的胸闷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需要特别关注。
乏力:由于早搏打乱了心脏的正常节律,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例如,长期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同时合并早搏时,就容易出现乏力的表现,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会消耗身体能量,再加上早搏影响心脏功能,会使乏力症状更加明显。
头晕:严重的早搏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轻者可能只是感觉头有点昏沉,重者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晕倒的情况。在儿童中,如果是因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导致的早搏,出现头晕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因为儿童的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其他表现:部分早搏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时被发现。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心前区不适等表现。对于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出现早搏相关的症状,除了上述心悸、胸闷等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情绪波动大等情况,这与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改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