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可引发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致二尖瓣反流等)、心脏破裂(分多种类型,可致猝死或心衰等)、栓塞(易形成附壁血栓致脑、肾、脾等栓塞,房颤合并心梗者风险高)、心室壁瘤(左心室常见,致心功能不全等)、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数周至数月内出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有发热、胸痛等),不同并发症有其各自发生情况、影响及相关易发人群特点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1.发生情况: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多因缺血、坏死等导致乳头肌收缩功能障碍或乳头肌部分或全部断裂。
2.影响及表现:可造成二尖瓣反流,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等,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等情况。年龄较大、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相对更易发生,因为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基础可能更差,心肌储备能力较低,在心肌梗死时更易出现乳头肌相关并发症。
二、心脏破裂
1.发生及类型: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等。多在心肌梗死后1周内出现,常见于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游离壁破裂可致急性心包积血,引起心脏压塞而猝死;室间隔穿孔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可迅速导致心力衰竭。年龄较大、梗死面积大的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心肌损伤范围广,心脏结构稳定性更易受影响。
三、栓塞
1.发生机制:心肌梗死部位的心内膜不光滑,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引起栓塞。
2.常见栓塞情况:脑栓塞较为常见,表现为突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还可出现肾栓塞、脾栓塞等,肾栓塞可表现为腰痛、血尿等,脾栓塞可出现左上腹疼痛等。心房颤动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更高,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壁容易形成血栓,心肌梗死又进一步促进了血栓形成,年龄较大、有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更需警惕栓塞并发症。
四、心室壁瘤
1.形成及表现:主要见于左心室,梗死心肌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收缩期向外膨出形成。患者可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表现,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等。既往有大面积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心室壁瘤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组织大量坏死,修复过程中易形成心室壁瘤。
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发生及表现: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任何年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但具体发生风险可能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机体免疫反应较强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该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