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5岁,未用降压药时非同日3次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史用降压药血压仍<140/90mmHg;诊室血压测量需先休息、选合适血压计、正确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可提供多时段血压情况助鉴别及评估;老年高血压有血压波动大、易合并多种疾病、药物敏感性差异等特点,合并糖尿病时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用利尿剂需防电解质紊乱。
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虽血压<140/90mmHg,仍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二、诊室血压测量要点
1.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受试者应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吸烟、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憋尿等。
2.血压计选择: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汞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需定期校准。
3.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位,最好坐于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上臂裸露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处。听诊器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读取收缩压为听到的第一个响亮Korotkoff音对应的压力值,舒张压为声音消失时的压力值。
三、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可提供24小时、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的血压平均值和波动情况,有助于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还能更准确地评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一般来说,24小时动态血压的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白昼收缩压<135mmHg和舒张压<85mmHg,夜间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70mmHg。
四、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考虑
1.血压波动大: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减退,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功能下降,易出现血压波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体位变化(从卧位突然站立)、饮食变化等都可能导致血压较大波动。
2.易合并多种疾病:老年高血压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在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合并症,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严格(一般建议<130/80mmHg),因为糖尿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格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药物敏感性差异:老年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降压药物不良反应更敏感,如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这在老年患者中需特别关注,因为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