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表现症状
慢性子宫内膜炎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为增多、性状改变等;月经异常,有月经量改变(增多或减少)和月经周期改变(不规律);下腹部不适,有隐痛、坠胀感等;还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性生活疼痛,妊娠期女性合并会增加流产、早产风险,老年女性会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不同年龄段女性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也会影响症状。
一、阴道分泌物异常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分泌物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可呈淡黄色、脓性,有时还可能带有血丝。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宫颈等部位,导致局部腺体分泌增加以及组织发生一定的病理性改变。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由于生理特点的差异,阴道分泌物异常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区别,比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分泌物异常的情况与育龄期女性有所不同;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可能使阴道分泌物异常的表现更为复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会加重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情况。有相关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炎症相关指标会明显升高,如白细胞等。
二、月经异常
1.月经量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在炎症刺激下,增厚程度不均匀,或者血管扩张等原因,导致月经期间出血量较以往增多。而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减少,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过程,使得内膜脱落不完全或增生不足。不同年龄的女性,月经异常的表现也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多与内分泌及炎症的相互作用有关,围绝经期女性则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和炎症共同作用相关。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过度节食等,可能会进一步干扰月经的正常周期和经量。临床研究发现,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月经出血量与正常女性相比有显著差异,通过超声等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等方面的异常改变。
2.月经周期改变:患者的月经周期可能变得不规律,出现提前或推迟的情况。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导致激素调节失衡,从而使月经周期发生紊乱。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加重月经周期的紊乱程度。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加剧月经周期的改变。相关研究显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月经周期标准差明显大于正常人群,提示其月经周期的稳定性受到明显影响。
三、下腹部不适
患者常感觉下腹部有隐痛、坠胀感等不适症状。炎症刺激盆腔内的组织和神经,导致下腹部出现持续或间断的不适感。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对下腹部不适的感受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更能耐受轻度的不适,但随着炎症的持续,不适感可能会逐渐加重;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不适的感知可能相对更敏感。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站立、久坐等可能会加重下腹部的坠胀感。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下腹部有轻度压痛等体征,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可能会显示子宫及周围组织的一些炎症相关改变,如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等。
四、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这是因为盆腔炎症可波及腰骶部的神经及周围组织。另外,有些患者在性生活时可能会出现疼痛,这与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敏感有关。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出现流产、早产等风险增加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会影响子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对于老年女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