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休克临床表现
低血压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一般表现和器官灌注不足相关表现。一般表现有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等)、心率早期代偿增快后期异常、皮肤苍白湿冷;器官灌注不足相关表现有神经系统意识改变(轻度烦躁、进展到模糊嗜睡昏迷等)、头晕,循环系统心悸、心力衰竭表现、外周脉搏细弱,呼吸系统早期呼吸增快后期浅快不规则、呼吸衰竭,肾脏尿量减少、急性肾功能损伤,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等。
一、一般表现
1.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是重要的指标,对于有基础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也提示低血压休克。例如,一位平时收缩压为120mmHg的患者,若收缩压降至84mmHg以下,可能已处于低血压休克状态,这是因为血压下降会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2.心率变化:早期心率会代偿性增快,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增加灌注。但随着病情进展,心率可能会出现异常,如心率逐渐减慢,这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在低血压休克时心率增快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长期或严重的低血压休克也会导致儿童心率异常改变。
3.皮肤表现:皮肤苍白、湿冷是常见表现,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保证重要脏器供血,而皮肤等外周组织灌注减少所致。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皮肤湿冷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出现皮肤色泽改变。
二、器官灌注不足相关表现
1.神经系统
意识改变:轻度低血压休克时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这是因为脑灌注不足早期的一种代偿性兴奋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严重时可陷入昏迷。不同年龄人群对意识改变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在低血压休克时可能较早出现嗜睡等表现,因为儿童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缺血缺氧更敏感。
头晕:患者会自觉头部昏沉、眩晕,这是脑部供血不足的直接表现,尤其在体位改变时,如从卧位变为坐位或站位时,头晕可能会加重,因为体位改变会进一步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
2.循环系统
心功能相关:可出现心悸,这是由于心脏在缺血缺氧情况下的异常搏动感觉。同时,严重低血压休克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肺循环淤血所致。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功能基础问题,在低血压休克时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且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要密切监测。
外周循环:外周脉搏细弱,难以触及,这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例如,桡动脉、足背动脉等脉搏搏动微弱甚至消失。
3.呼吸系统:早期可能呼吸增快,以增加氧供,纠正缺氧状态。但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可能变得浅快、不规则,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发绀等。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低血压休克时呼吸系统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容易诱发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
4.肾脏:尿量减少是常见表现,因为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成人尿量少于30ml/h,儿童尿量少于0.5ml/(kg·h)时应高度警惕。长期低血压休克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可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可伴有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指标异常。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在低血压休克时更易出现肾功能损害,且恢复可能较为困难。
5.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这是由于胃肠道灌注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致。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因为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导致黏膜损伤、溃疡形成等。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低血压休克时更容易诱发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