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心衰
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是长期大量饮酒致心肌病变引发的心衰,发病与酒精及乙醛对心肌的毒性等有关,中老年、男性及长期大量饮酒者易患;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及心脏扩大、肺部啰音等体征;诊断靠病史采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关键是戒酒,辅以心衰常规治疗;预后视能否及时戒酒及规范治疗而定,及时干预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否则较差。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心肌病变进而引发心力衰竭的病症。发病机制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可干扰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影响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等,长期作用下逐步发展为心衰。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长期大量饮酒者都有患病风险,但随着饮酒年限和量的增加,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病;性别上,男性可能由于饮酒比例相对较高等因素,发病风险相对稍高;生活方式上,长期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一定量(如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60g,女性>20g,持续10年以上)的人群,患病几率显著增加;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人群是高危人群。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所致。年龄较大者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呼吸功能下降的情况,在患病后呼吸困难表现会更明显;女性患者可能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本质都是肺淤血相关表现。
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影响日常活动,生活方式上原本活动量较大的人群在患病后乏力症状会更显著影响其生活。
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这是因为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
2.体征表现
心脏扩大: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各腔室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等。
肺部啰音:肺淤血时可在肺部闻及湿啰音。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饮酒史,包括饮酒的年限、酒精摄入量等情况,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年龄较大且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人群需重点关注。
2.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可能有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反映心肌功能受损情况。
3.影像学检查
心脏超声: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射血分数等,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衰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射血分数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但一般心衰时射血分数会低于正常下限。
胸部X线:可见心脏扩大、肺淤血等表现。
四、治疗原则
1.戒酒:这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立即戒酒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无论年龄、性别,戒酒对改善预后都至关重要,长期饮酒者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等情况,需适当关注和处理。
2.心衰的常规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如呋塞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肌重构,年龄较大者使用时需注意肾功能情况,女性用药也需关注相关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脏功能,但需注意起始剂量等问题,低龄儿童禁用相关心脏药物。
非药物治疗:限制钠盐摄入,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钠盐摄入量;适当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等。
五、预后情况
如果能及时戒酒并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可得到改善,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继续饮酒且病情进展到晚期,预后较差,可能会反复出现心衰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年龄较大、基础状况较差者预后相对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