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早搏 早搏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早搏是常见心律失常,按起源部位分房性等。其症状表现包括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心悸(很多人感心脏“咯噔”及强跳,老人感受放大、儿童表述不准)、心跳暂停感(一般人群觉心脏暂停后恢复,孕妇会加重焦虑、患病儿童影响更不利)、胸闷(一般人群活动后加重,老年女性更担忧、患病儿童影响生长发育)、乏力(一般人群工作效率降,年轻女性影响生活、患病儿童影响运动和发育),还有少数人无自觉症状或体检发现,部分人有头晕等,有基础病老人头晕增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新生儿有非典型症状易被忽视
一、什么是早搏
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它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依次传导引发心肌收缩来实现的。而早搏是由于心脏的某一部分心肌提前发生了电冲动,从而导致心脏提前搏动。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
二、早搏的症状表现
1.心悸
一般人群表现:很多人会感觉到心脏突然“咯噔”一下,然后紧接着有一个比较强的心跳,也就是常说的心悸感。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片刻,有些人可能会频繁感受到,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正在安静休息的人,突然出现早搏时,能明显察觉到心脏的异常跳动。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早搏引起的心悸可能会被放大感受,更容易影响其情绪和日常活动。而对于儿童,由于他们对自身身体感受的表述可能不够准确,但如果出现早搏,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玩耍时突然停下来感觉不适等情况。
2.心跳暂停感
一般人群表现:患者会感觉到有一段时间心脏好像没有跳动,然后才恢复正常跳动,这种心跳暂停的感觉比较明显。比如在进行一些轻度活动时,早搏引发心跳暂停感,会让患者明显察觉到心脏的异常节律。
特殊人群情况:孕妇如果出现早搏,心跳暂停感可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因为孕妇本身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比较关注,这种异常感觉可能会加重其焦虑情绪。而对于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儿童,心跳暂停感可能会对其心脏功能产生更不利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3.胸闷
一般人群表现:部分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者闷塞感,活动后可能会加重。例如,原本可以正常爬楼梯的人,出现早搏后爬同样的楼梯会感觉胸部发闷,呼吸也不太顺畅。
特殊人群情况:老年女性如果有早搏且出现胸闷,由于女性在这个年龄段可能更关注自身健康,胸闷可能会让她们更加担忧,需要及时评估心脏情况。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早搏引发的胸闷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心脏功能异常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营养供应。
4.乏力
一般人群表现: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即使没有进行重体力活动也会有疲倦感。比如平时可以正常上班的人,出现早搏后上班会感觉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
特殊人群情况:年轻女性如果出现早搏伴随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社交和生活安排,因为乏力会让她们更倾向于休息,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节奏。对于患有心肌病的儿童,乏力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能力和生长发育,需要积极关注早搏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5.其他表现
一般人群表现:少数人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时被发现。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如果早搏导致心跳过慢或者心脏射血减少,就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有冠心病基础的老年人,早搏引发的头晕可能会增加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而对于新生儿出现早搏,由于其身体各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会表现出吃奶减少、精神萎靡等非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心电图等检查来及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