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肺动脉栓塞有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等早期异常表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最常见早期表现)、胸痛(常见早期表现,分胸膜炎性和心绞痛样)、咯血(多小量)、晕厥(可首发或唯一表现)、烦躁不安等;体征有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血压变化、发绀、肺部体征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中血气分析有低氧等表现,D-二聚体升高但特异性不高,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是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为突然发生,约占80%。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低氧血症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出现,年轻人若有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后突发呼吸困难需警惕;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肺基础疾病,呼吸困难可能更易被掩盖,但也是早期重要信号。
(二)胸痛
也是常见早期表现,可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胸膜炎性胸痛多因栓塞部位累及胸膜,约占60%;心绞痛样疼痛则是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所致,约占40%。不同性别患者胸痛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若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出现胸痛,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有心血管病史者出现胸痛更应警惕肺动脉栓塞可能。
(三)咯血
多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发生机制可能与肺梗死灶所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年龄较大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咯血,需排查肺动脉栓塞。
(四)晕厥
可为肺动脉栓塞的首发或唯一表现,约占11%-20%。主要是由于栓塞后心输出量骤降,脑供血不足所致。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发生晕厥时更需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
(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这与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有关,患者因身体的不适产生精神上的异常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可能因本身存在潜在风险因素而更易出现此类精神层面的早期表现。
二、体征表现
(一)呼吸频率增快
是常见体征,呼吸频率多>20次/分钟。不同年龄人群呼吸频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若儿童出现呼吸频率异常增快且有其他相关表现需警惕。
(二)心率增快
多数患者可出现心率>100次/分钟。不同年龄心率正常范围有差异,老年人基础心率可能偏慢,若出现心率较前明显增快需重视。
(三)血压变化
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尤其是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时。但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压下降相鉴别,比如有出血等情况也可致血压下降,所以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四)发绀
见于病情较重者,因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低龄儿童发绀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
(五)肺部体征
可闻及湿性啰音、哮鸣音等,也可出现胸膜摩擦音。不同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出现肺部体征时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身可能有肺部基础啰音,此时出现新的变化需考虑肺动脉栓塞可能。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相关早期异常表现
(一)血气分析
多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增大。不同年龄人群血气分析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年龄判断。
(二)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升高,但其特异性不高,很多其他疾病也可导致其升高,如急性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若D-二聚体明显升高(>500μg/L,以定量检测为准),对肺动脉栓塞有一定的排除价值,即D-二聚体正常可基本排除急性肺动脉栓塞,但升高时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进一步评估。
(三)心电图
可出现非特异性ST-T改变,常见V-V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也可出现SQT征(即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但此征特异性不高,仅约10%的肺动脉栓塞患者有此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正常基线不同,儿童心电图特点与成人有差异,解读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