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再灌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等)、一般治疗与监护(休息监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和康复治疗,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病史等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各自特点并进行相应管理

一、再灌注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手段。发病12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尽快实施PCI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对于发病12-24小时内仍有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的患者,也可考虑PCI。其优势在于能直接开通血管,迅速恢复心肌灌注,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不同年龄患者均适用,但需根据患者具体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等情况评估操作风险。对于女性患者,在操作时需注意血管解剖特点可能存在的差异。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仍需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配合治疗。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需在围手术期控制好基础疾病。

2.溶栓治疗:适用于不能及时行PCI的患者。常用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如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但溶栓再通率相对PCI低,且有再闭塞、出血等风险。对于年龄较大患者,需评估出血风险等;女性患者在溶栓时也需关注出血等并发症;有不良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的患者,溶栓后仍需针对基础疾病等进行管理。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常用药物,发病后应尽快嚼服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氯吡格雷等P2Y12受体拮抗剂也常用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代谢等差异;女性在药物代谢可能存在一定特点,用药需监测;有消化道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

2.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用于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对于STEMI患者,在再灌注治疗前后常需抗凝。年龄较大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需注意出血倾向;女性抗凝时也需关注出血等情况;有出血性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抗凝药物。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无禁忌证的患者应早期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剂量等需调整;女性使用时需注意对生殖系统等可能的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有哮喘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慎用。

4.ACEI或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氯沙坦等,可改善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在患者无禁忌证(如严重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等)时使用。年龄较大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等;女性使用时需注意对妊娠等的影响(如ARB类药物妊娠禁忌);有基础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三、一般治疗与监护

1.休息与监测: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同年龄患者卧床休息的耐受性等有差异;女性在休息时需关注心理等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利于恢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更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变化。

2.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及时纠正患者可能存在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维持内环境稳定。不同年龄患者电解质代谢特点不同;女性在月经等特殊时期电解质可能有变化;有基础肾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电解质紊乱更需重视和积极纠正。

四、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康复等。运动康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不同年龄患者运动强度等不同;女性康复时需考虑自身生理特点;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可改善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康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基础疾病。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宫缩对胎儿有影响吗
章杏珍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心电图T波是心电图中的一种波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T波是ST段后边如馒头样的波形,它反映了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形态是双支不对称的,前支长而上升缓慢,后支短而下降较快。T波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某些疾病或异常。例如,T波倒置可能表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而T波高耸则可能
急性心梗什么时候度过危险期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期时间长短因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而异,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的危险期主要集中在发病后的前一周内。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期主要集中在发病后的前7-10天,尤其是第一周内为关键。危险期的长短还与患者的具体病情、梗塞面积、治疗情况及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由于梗塞面积大或治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难以明确,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受损,局部心肌坏死水肿,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发,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患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和缺血,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在前壁心肌梗死时,这种电活动的异常更容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等。当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不能正常传导和兴奋时,就可能产生异常的电冲动,从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难以明确,但临床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和坏死,这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使心室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异常,从而容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其次,前壁心肌梗死通常会影响到左心室的功能,而左心室在心脏的收缩
什么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等血管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常出现剧烈的胸痛,可放射至下颌、肩部、背部等,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详细阐述 一旦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中升高较早的是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中升高较早的是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在心肌细胞受损后能迅速释放入血,因此其升高较早。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2小时即可出现升高。它对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能在较短时间内反映心肌的损伤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其他检查手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分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心电图表现为胸前V1~V4、V2~V5、或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超过正常值范围;T波直立高耸、或呈“双峰”样改变、或倒置,伴或不伴随Q波的形成。非ST段抬高型表现为,梗死相关部位的ST段水平型压低大于0.20毫伏,伴
侧壁心肌梗死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侧壁心肌梗死不能治好,但是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的状态。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性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血管的堵塞,造成心肌的缺血坏死,它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可以达到临床缓解的状态。侧壁心肌梗死的病人,要注意调整饮食,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防止摄入含油脂高的食物,防止吃辛辣
什么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导致的急性心肌细胞坏死,多由于心外膜的血管闭塞导致的。多见的临床表现有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可放射到左上臂和左肩胛部,伴随大汗,舌下含化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一般不缓解,疼痛时间超过20分钟。行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多导联ST段抬高。查心肌酶学会发现肌钙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到急诊室后,首先要做的检查就是心电图,心电图的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一锤定音的,如果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具有拍板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不必等其他的检查结果,仅凭一份心电图结合患者的症状就可以得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在这一诊断确立的前提下,可以迅速开展后续的治疗措施,包括急诊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要做冠状动脉造影吗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这是由疾病的特点决定的,通常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把冠状动脉完全堵塞,造成了严重完全的心肌缺血,从而出现了心肌梗死,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最快、最有效的开通血管的手段就是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之后,进行介入治疗,把血管打开,恢复血流,从而使急性心肌梗死得到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危害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危害很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当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负责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因为血栓堵塞,导致血液供应的中断,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坏死,如果这个血管不能及时打通,心肌供血不能得到恢复,病人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心绞痛的症状,在教科书上把这种严重的心绞痛描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显像下有哪些表现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的患者主要是在心肌灌注显像中,可以看到有可逆性的灌注减低。在运动状态下存在明显的灌注减低,而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灌注就会明显好转。而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在静息状态下就存在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而在运动状态下一样存在心肌灌注缺损区,为不可逆性的。
如何区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在心肌灌注显像下,如果是典型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往往在静息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灌注缺损区。只有在负荷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区,属于可逆性的灌注减低。而心肌梗死的患者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以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都存在固定性的灌注缺损,为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
心肌梗死可以预防吗?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当然是可以预防的,心肌梗死的预防要通过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平时规范地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药物方面,可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作用的,主要包括他汀类的调脂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可以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的不稳定;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在斑块周围形成血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