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有什么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有多种症状,呼吸困难方面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早症状,运动量随病情加重而减,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端坐呼吸(肺淤血达一定程度不能平卧,高枕等可缓解,不同基础疾病有不同表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睡后憋醒被迫坐位,与肺血量增加及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等有关,心血管病史且控制不佳者易出现,年龄大更易夜间发作);乏力、疲倦、运动耐力减低是心排血量降低等致,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不同,病史长、基础心功能差者更突出;体液潴留相关症状有水肿(低垂部位对称可压陷,右心衰时足踝始渐全身,老年人不易消退,有肾脏疾病者更明显)、胃肠道淤血症状(腹胀、纳差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其他症状有咳嗽、咳痰(左心衰肺淤血常见,夜间发,坐位立位减轻,白色泡沫痰,合并感染脓性,吸烟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情况复杂)、心悸(与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有关,有基础心律失常病史者更频繁严重。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例如,病情较轻时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即可发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玩耍时容易疲惫等;老年人群可能在日常简单活动,如缓慢行走一段距离后就出现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使憋气好转。这种情况在有基础心脏疾病且病情逐渐加重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性别在发生端坐呼吸的概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可能因基础疾病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多于夜间发生,与睡眠平卧时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等因素有关。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尤其是病情控制不佳者,更容易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年龄较大者可能因心肺功能储备下降而更易在夜间发作。
二、乏力、疲倦、运动耐力减低
这是由于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症状。患者常感觉四肢无力、容易疲劳,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表现可能不同,例如长期sedentary生活方式的患者,原本运动耐力就低,发生心衰后这种乏力、运动耐力减低的情况会更明显;而坚持适当运动的人群,发生心衰后运动耐力减低相对更易被察觉。性别差异在此症状上不显著,但病史较长、基础心功能差的患者此症状更为突出。
三、体液潴留相关症状
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呈对称性、可压陷性。病情进展可出现全身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右心衰竭时体静脉压力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开始为足踝部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水肿可能更不易消退,且可能因下肢静脉回流功能本身较差而更容易出现下肢水肿;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体液潴留相关的水肿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肾脏对体液的调节功能也受到影响。
2.胃肠道淤血症状:如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竭常见的症状,由于胃肠道及肝脏淤血所致。不同年龄人群的胃肠道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心衰导致的胃肠道淤血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呕吐等情况,影响营养摄入;老年人群可能同时伴有其他消化系统基础疾病,使胃肠道淤血症状更加复杂。
四、其他症状
1.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左心衰竭肺淤血的常见症状,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合并感染时,痰可呈脓性。长期有吸烟史的患者,发生心衰后咳嗽、咳痰症状可能更易被忽略或混淆,因为吸烟本身也可引起咳嗽;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基础的患者,心衰引起的咳嗽、咳痰可能使病情更加复杂。
2.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等,可能与心衰时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有关。不同性别在心悸发生的频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基础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心衰时心悸症状可能更频繁且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