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相关症状包括阴道、盆腔、外阴等部位的症状。阴道有分泌物异常(增多、颜色改变、气味异常)、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性交后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盆腔有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剧烈腹痛;外阴有瘙痒、肿块(良性和恶性),不同症状由不同病因引起,且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一、阴道相关症状
1.阴道分泌物异常
增多:正常阴道分泌物量较少,呈清晰、透明或白色、糊状,无异味。当发生妇科疾病时,如阴道炎,病原体感染可导致分泌物增多。例如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多呈灰白色、稀薄状,有鱼腥臭味;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为黄绿色、泡沫状,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其发生与阴道内菌群失调、不洁性生活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女性均可发生,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相对更易患滴虫性阴道炎。
颜色改变:正常分泌物颜色为无色或白色。若出现黄色、绿色分泌物,可能是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分泌物可呈黄色脓性;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年龄较大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也更容易出现阴道分泌物颜色等异常改变。
气味异常:正常分泌物无特殊气味。若出现恶臭味,可能是严重的妇科感染性疾病,如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合并感染等。这种情况在老年女性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老年女性生殖系统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气味改变更明显。
2.阴道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等。例如子宫肌瘤可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引起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育龄期女性是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其发生与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异常子宫出血,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癌等,因为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波动大,子宫内膜容易发生异常增生。
性交后出血:指在性生活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可能是宫颈病变引起,如宫颈息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性生活开始较早、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宫颈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多因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黏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性生活时容易接触出血。
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女性再次出现阴道出血是不正常的现象,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引起,也可能是萎缩性阴道炎等良性疾病导致。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极低,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更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二、盆腔相关症状
1.盆腔疼痛
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很多妇科疾病可引起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如慢性盆腔炎,常表现为下腹部隐痛,伴有腰骶部酸痛,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疼痛加重。慢性盆腔炎多发生于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性生活不洁或经期卫生不良的女性,年龄上无特定限制,但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相对更易患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下腹部隐痛,疼痛多在月经期间发作,且呈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波及腰骶部及臀部等部位,育龄期女性是高发人群,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有关。
剧烈腹痛:某些急性妇科疾病可导致剧烈腹痛,如卵巢囊肿蒂扭转,多发生于体位突然改变时,表现为一侧下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异位妊娠破裂时,患者多有停经史,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有阴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育龄期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是异位妊娠的高危人群。
三、外阴相关症状
1.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妇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阴道炎是导致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除了外阴瘙痒外,还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增加,适合念珠菌生长,也容易出现外阴瘙痒,且糖尿病患者外阴瘙痒往往比较顽固,需要同时控制血糖。老年人由于皮肤干燥,也可能出现外阴瘙痒,这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外阴皮肤黏膜萎缩、干燥有关。
2.外阴肿块
外阴良性肿块:如外阴囊肿,包括前庭大腺囊肿等,多因前庭大腺管阻塞引起,可表现为外阴局部肿块,一般无明显疼痛,若合并感染则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外阴脂肪瘤等也可表现为外阴肿块,多为无痛性,生长缓慢。不同年龄女性均可发生外阴囊肿,而外阴脂肪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外阴恶性肿块:如外阴癌,多见于老年女性,常表现为外阴结节或肿块,伴有瘙痒、疼痛、溃疡等症状,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阴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外阴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老年女性由于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外阴癌。